钓月光+番外(103)

她身旁的家属一边拨打急救电话一边请求大家帮忙去叫工作人员,一些围观的人去了,另一些围站着帮不上忙。

他们的工作经常加班熬夜,每年都会请医护人员来做一些健康培训,她也学过一些急救知识。看着家属焦急的面庞,她不由得停下赶路的脚步,那个女孩对上她的目光,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突然拉住她的裤子,“帮帮忙,帮帮忙。”

许宁夕安慰她已经有人去喊工作人员了。

她蹲下身查看阿姨的情况,阿姨已经失去了意识,任凭女儿怎么呼唤都毫无反应,许宁夕探了探她的鼻子,已经没有呼吸了。

她当机立断拉开阿姨的羽绒服,想要为她做心肺复苏,却听到旁边有人大喊:“等等。”

紧接着一个AED箱子被放在她身边。她抬头是刚才坐在她身边的那个男人。

他拉出电极片,许宁夕迅速接过,拉起阿姨的衣服贴在了指定位置,男人将插头插入主机,传出正在分析心率的声音,十多秒的时间显得如此漫长,许宁夕额头渗出汗珠,机器终于发出建议除颤的声音。

男人当机立断按下按钮。除颤完成,许宁夕跟着提示节拍开始按压,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很快赶到,但她还是累得虚脱。

围观群众散去,旁边的男人将她带到一旁的休息区坐下,接了杯热水递给她。

许宁夕平复心跳,摘下口罩,说谢谢。

她也是第一次应用这项技能,说实话紧张得要死,还好有个人在旁边帮忙。

男人答:“不客气。我也应该感谢你,我去取AED的时候还在犹豫,毕竟对陌生人施救也需要勇气。”

坐了一会儿,工作人员上前来对他们表达了感谢,询问是否方便留下他们的照片和联系方式,会给他们寄一份礼物作为感谢。

男人在登记簿上写下名字,又递给许宁夕,她摆了摆手说不用了,顺便拒绝了工作人员的合影要求。

两人出了到达厅,北京的气温比她想象中还要低,推开玻璃门,一离开暖气,她身上的外套就抗住不了,一连打了三个喷嚏,只好赶紧把脖子缩进围巾里。

许宁夕拿出手机准备叫车,男人问:“刚才为什么不留张照片,做了好人好事就应该让他们宣传宣传。”

许宁夕笑,“我怕他们明天发了我的照片会后悔。”

“可惜了,我还想要这个机会呢。”

“不然我们回去,戴个头套陪您拍一张。”

男人也笑,伸出手:“江哲。”

许宁夕伸出手礼貌回握,“Freya.”

“不方便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萍水相逢,名字只是代号。”

江哲没再说什么,许宁夕低头看打车软件转啊转,也加了钱,始终没人接单。

接他的车来了,江哲问:“你去哪儿,我送你一程。”

许宁夕不打算和陌生人有太多交集:“谢谢了。我们不一定顺路。”

江哲若有所思:“你是第一次来北京?”

许宁夕点点头。

江哲笑:“网约车要到负一楼去,那边有个专区。”

许宁夕说谢谢,然后抬头开始寻找指示牌。

江哲拉开车门,“就当让我的司机接个兼职,待会你按出租车价格扫钱给他。听说他偶尔也用我的车跑滴滴,你再等一会或许他就要接到你的单了。”

他虽然主动却还算有礼,许宁夕开始有些动摇,她走到车前拍车牌。

江哲拉开副驾驶的门,从扶手箱里取出行驶证和驾驶证,摊开给她拍。

许宁夕也不客气,全都拍下发给江佳辰。

方之于还是没有回消息,手机依然是关机状态,但她们之前常给方之于寄东西,她知道他现在住的小区。

许宁夕对司机说了她要去的地方。

江哲说:“还挺巧,我也住那个区。”

许宁夕看着他似有若无的笑容,思考这是不是就是江佳辰常说的艳遇。

江哲长得称不上很帅,但眉目端正,有一种商务人士的从容,说出口的话热情又捏着分寸。

两人随便聊了聊,他从小在北京长大,但是外公外婆在临海,这次去临海探望他们,然后回北京过年。

江哲说他们是老乡,许宁夕说她来自乡下,不是城里人。

被他的话提醒,许宁夕才发觉还有一周就要过年了,陷在近日的忙碌里,没察觉日子一天天飞逝,过不了两天许美凤就该催她回去了。

“要是你要在北京逛逛,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说起来她心中对北京最深刻的还是2008年那29个腾空而起的巨大的焰火脚印。

“这次可能没机会,我是来出差的。”

江哲问她:“年底了还出差,项目这么紧迫?”

上一篇:草木风月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