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秦皇叔(107)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和尉缭说着话,就到了约定的地点,一处驿馆附近。

战国末年也没个电话,赵琨提前过来等人,然而等到雪停风止,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小半天,路过五六队人马,都不是张良。

赵琨让侍从将马车围成一圈,挡风,在中间垒起土灶,架锅烧水,熬了一大锅小米粥。每人一碗热腾腾的粥,再配上一大盒熟食。特制的不锈钢饭盒装得满满当当,有煮熟切好的广式香肠、川味腊肠,也有提前准备的炙鹿肉、盐水鸭、糖醋里脊、小酥豆、白灼秋葵、凉拌藕片、藿菜团子等等,握住木头手柄,将饭盒伸到炭火上烤一烤,吃着非常暖和。

要是吃不饱,还可以自己动手烤面饼、烤米饼,主食管够。众人头一次吃川味腊肠,尤其是尉缭,辣得眼泪都出来了,一边吸气,一边继续往嘴里送,直呼过瘾。

等到篝火熄灭,天色渐渐昏暗,张氏的车队才姗姗来迟。

先是一名中年男子上前,翻身下马,与赵琨互相见礼。他是大哥张温,负责护送弟弟妹妹入秦。张温说表妹在后边的马车上。

赵琨望了一眼,隔着竹帘,隐约有一道纤瘦的人影。他走过去,温声说:“表妹,今日天色已晚,咱们先在驿馆住上一夜,再回镐池乡可好?”没办法,以古代的交通速度,这么远的路,赶回去就半夜了。

竹帘陡然被掀开,露出一张雌雄莫辨的美人面,美是很美,就是略微带了三分薄怒,说:“谁是你表妹?在下张良,张氏儿郎。”

第63章 天下第一德——武德

关于张良的相貌,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原话是——“状貌如妇人好女。”

赵琨今日算是开了眼界,表弟果然长得不逊于任何一位美貌女子,不过其实能看出来是个男孩,只是年纪太小,眼睫毛过于浓密纤长,肤色冷白,乍一看有点雌雄难辨。

一连串又甜又清脆的笑声,如同糖粉一般在空气中飘动,娇俏悦耳的少女的嗓音从马车边上悠悠响起:“表兄,阿良最讨厌别人将他认作女郎。”

赵琨心说:很好,天寒地冻的,顶着风雪忙活了一整天,却一见面就把人给惹恼了。

他尴尬地轻咳一声,回头看向表兄张温。说话挺稳重,瞧起来挺靠谱的一个人,怎么初次见面就戏耍他?他可是确认过马车里坐着表妹的。

张温也有些诧异,他走过来,挽住白马的缰绳,问骑在马背上的少女:“怎么是妹妹骑马,阿良坐车?”

少女笑声如银铃般悠扬,好一会儿才单手掀起幕篱上垂下来的轻纱,说:“兄长,我一直想要纵马驰骋,可是一旦告诉你,你就不让我骑马啦,所以干脆偷偷地跟阿良换了一下。兄长果然不再阻拦,还鼓励我多多练习马术。”凭什么女孩子就要喜欢胭脂水粉?她就不能同时拥有胭脂水粉和骏马利剑吗?趁着弟弟还乖巧好玩,多换几次。

她的身高和张良差不多,换上男装,带着幕篱,不说话的时候,确实不容易分辨。

张温朝赵琨拱一拱手,“抱歉,是我大意,弄错了。”

赵琨还能说什么?确实是长兄的风范呀,妹子顽皮,他一个字都不提,只检讨自身的问题。韩国人对女子是不是有点苛刻?秦国这边,男人在外征战,属于按照规定服兵役,军饷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就连武器和衣服都要自己准备。如果不能立功,大概率是零收入的,不仅不赚钱还赔钱。很多妇女都要挣钱养家,所以许多人家是妻子当家做主。

张良一开始对赵琨有些排斥,但他心如明镜一般,很快就发现赵琨对他是真的关心——生怕他冻着,特意替他预备了冬衣和大氅,因为不知道他穿多大的衣裳,让绣娘准备了好几套。

他一露面,赵琨身侧的小宦官伯高发现他穿得不够厚实,就立即取来一套质地良好的冬衣,服侍他穿戴整齐,感觉特别暖和。兄长和姐姐就没这个待遇了,他们也有新衣裳,然而赵琨的人并不侍奉他们添衣。这很正常。虽然都是表亲,但唯有张良是张氏的嫡系子孙。他的父亲张平和萱姬是同父同母的兄妹。亲缘关系比别人更近。

就在这时,又有大型的车队路过,被他们挡住了去路。

赵琨微微一笑,对张温说:“别杵在这里说话了,咱们先去驿馆安顿下来。”

驿馆门前的青石板被踩得坑坑洼洼,上马石的花纹已经磨损湮灭了,石料变得光滑如玉,看起来颇有些年头。

自从有了伯高,赵琨从未操心过住宿之类的事,果然,伯高已经提前预定好一处幽静的院落。

赵琨大致看了看,与其他房屋隔着一道小石桥,桥下干涸无水,桥洞里躲着一窝小狗崽。狗妈妈是典型的黄犬,小崽崽还没换毛,肉乎乎的,憨态可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