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也就让您这么出来了?”执监太监不为所动,高高挑着的眉头拢作了一团,语带困惑道。
“是我非要去的,我出来的时候母妃已经睡着了。”来人咄咄逼人,佩梅略一思忖,便自行把事情揽在了身上。
“是吗?”执行太监得了想要的话,捉住了能治太孙妃的话柄,似笑非笑的怪笑了一声,挥尘弯腰让道,“那您慢走。”
这是佩梅前去东宫遇到的第一道关卡,小凤栖宫在宫里敌大于友,敌人远远胜过友人不少,不过也有许多暂且作壁上观非敌非友的看客,佩梅遇到的第二波跟随御林军执行巡逻的太监就只过来问了她这一行去哪,便放佩梅离开了。
离开后,佩梅心想这想来不是敌人,此前盘问她的,应该就是她们小凤栖宫的敌人了。
待她带着周女史她们走到东宫,东宫门口的小太监听到太孙妃来请安了,不敢置信的连看了佩梅几眼,在周女史的厉眼之下才慌忙和佩梅请安,这才进去通报。
“您没必要,有些话奴婢说是一样的。”太孙妃离东宫大门口有半丈远,门口留着的小太监频频往里看,贼眉鼠眼的不知道在给里面的谁打眼色,周女史这厢挨着太孙妃小声道了一句。
“您是母妃身边的老人,您说的和母妃说的是一样的,就由我来罢,姑姑放心,我有分寸。”佩梅暂不想把婆母拖下水,她想先拿自己试试水深水浅,她也想看看自己在这宫里有几斤几两重。
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己彼两方,佩梅皆把不到她想探知的那根脉,听母妃所说她也只一知半解,这宫里的贵人也好宫人也罢,于她皆太陌生了,事实到底如何,不如她前来亲临敌情一趟,亲自领会这险情。
她早晚皆要全行领教,不如在初出茅庐的时候就一探究竟,古语也曾有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您……”周女史不知说好话是好,转念一想如今小凤栖宫和东宫的僵局,太子对太子妃和太孙的厌恶,能出面的也就太孙妃这张薄脸了,便把所有不忍强吞了下去。
皇后娘娘也寄希望于太孙妃,想来太孙妃这步棋有她想不到的妙用,她还是听命行事的好。
她们在宫里这一站,站了小半个时辰有余,风和日丽的风吹到身上也变得凉了起来,周女史已上前为太孙妃拢了两次披风,整理了数次被风吹乱的头发,末了太孙妃的秀丽的小脸还是被吹得一片雪白。
周女史在宫里见多了人被折磨的事情,可看着退烧不过两日的太孙妃小脸被吹得冰冷,手上也是凉凉的,心中起了丝丝钝痛。
这个小娘子不过将将及笄罢了。
“太孙妃,看来太子是没空,我们回罢。”明知此来没听到回信回头就走,肯定会惹诟病,周女史还是道出了此话来。
“来都来了,姑姑,不要紧的。”这风吹得久了就有些冷了,佩梅摇摇头,黑眼里一片澄静。
“走罢。”周女史又劝。
“再等一会儿罢,姑姑。”见不到人,也要等到一个回信,若是真真见不到人也是一桩好事,她站在这里多一时刻就多一份孝心,佩梅想等下去。
“回去就病了。”周女史不忍心道。
“没事的。”病了更好,佩梅霎时展颜一笑道。
“太孙妃……”
“姑姑。”看周姑姑劝个不停,佩梅朝担心她的女官摇了摇头,示意她莫要再劝下去了。
这才开局而已。
第71章 可这往后,还得靠你们自己。
等到东宫的太子从近侍的嘴里听到太孙的媳妇在外头拜见,彼时一个时辰过去了,太子卫襄将将从书房议事出来。
“太子商量公务才出书房,这厢刑部还有犯人等着太子去审,还请公公去跟太孙妃道明一下实情。”最近深得太子恩宠的东宫女史高女史朝福公公福身道。
太子这厢已带着人匆匆去了,福公公等来了近身服侍太子的高女史这番话,也是有些无奈。
太子这也是太不给太子妃面子了。
他不是嫉妒高女史这段时日取代他对太子的近身服侍心怀不满,他也知太子贵人事多,可那毕竟是儿媳的拜见,是小凤栖的求和,太子连句话都不说,哪怕是仅仅喊人到面前说两句话也比不见的要好。
世人听了兴许能当太子贵人事多,可传到陛下耳朵里,那就是连一点骨肉亲情也不在乎。
皇家兄弟反目,父子相杀的是多,可一点儿也不在乎,一点情份也不顾忌,就得让人怀疑品德有失了。
太子对太子妃的成见太深了,福公公心里叹息,面上却是不显,颔首道:“那洒家出去依言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