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争也不是不行,但林漾得有依靠,她不能为自己而争,她得为自己的兄弟争,比如某皇子、某王爷。
可林漾这些都没有,她甚至大言不惭,放话说先皇在世时,曾休书给她祖母,想要将祖母接进宫,还许诺要立她舅舅为太子。可恨的是,太后和小皇帝派人暗杀了她舅舅父子,故,她要承接舅舅的太子之位,夺回江山。
这话落在旁人耳朵里,倒像是个笑话,各路称霸一方的“霸主”都没把林漾的出现当回事,但江源县本地的权贵们却苦不堪言。他们相信林漾是有逐鹿天下野心的,因为此时他们的命已经拿捏在了林漾手上。
孟晚宁一早就和林漾通气了,手底下的衙役听她命令,只因为她目前仍是县令,在天下大乱之际,外面的消息传不到这些底层人耳朵里,她们只知道乱,却接收不到任何有用的讯息,她们能依靠的只有眼前人,眼前给她们发放俸禄的顶头上司。
外面的人就算想要以正统身份将孟晚宁革职,也要考虑派来的人会不会被孟晚宁给杀了。
林漾目前有孟晚宁的衙役六百人,还有凌一手上的兵丁。凌一手上兵力分散,军营里约莫五百人,镖局两百人,这两部分兵力都是她花费精力培养、训练的女兵,个个训练有素。这七百人的实力可不是六百衙役能比的,除此外,凌一还有一些更为分散的兵力,那就是她在各个村子的巡逻兵。
龙虎山因为饥荒,频繁打劫各个村子,幸存的村子纷纷求助县衙,这些村子有的归江源县管,有的则*归属其他县,但无一例外,都没能求得援兵。
饥荒碰上匪乱,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虽说已是干旱第二年四月,今年下过了第一场春雨,久旱逢甘霖,按理来说该是苦尽甘来了,但穷苦百姓根本没有任何资本能重新开始耕种,为了度过这场旱灾饥荒,她们能变卖的东西全变卖了,第一样东西就是土地。
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没地可种,就算下雨了又怎样?大燕大部分百姓靠土地吃饭,她们还是吃不上饭。
如此一来,干旱虽然结束了,但饥荒并未结束,恐怕得等一两年才能缓过来。
外加有匪乱,龙虎山的山贼还会隐藏在普通人之中,所以各县城基本都不会放灾民进城,并且会为了城中百姓和权贵的安全,还会驱赶围在外面的灾民。
灾民们要么只能继续往南往别的城市去,要么就在被山贼劫掠过的村子安定下来。
凌一趁各县无力支援这些可怜村庄的时候接管了这些村子,不仅帮助灾民们在当地重建村子,还为一些幸存的村子提供庇护。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凌一又不是来做慈善的,她在这些村子中建立属于她和林漾的巡逻队,巡逻队士兵的工钱或者说军饷都由林漾负责,她们知道自己吃谁家粮,就听谁家的命令。
别看一个村子也就百人巡逻队,但多几个村子加起来,人数早已过千,在林漾宣布以先皇遗女身份要求众人归顺的时候,这些有林漾巡逻队的村子第一批归顺,基本没有遭到阻碍。
原因很简单,巡逻队的人接受林漾的供养和凌一、追风的训练,身强力壮的同时,又和村民们是亲属,她们拿着武器把村子围住,谁敢反对?反对的人立刻就会被同村人举报,举报有粮食奖励。
就这样在林漾拿下江源县的同时,周边的村子也纷纷归顺。当然,其中肯定也有不服的村子,这些村子大多富农和地主较多,她们在饥荒年间还有余粮,掌握着大部分村里的土地,她们自然是不服气一个女人掌管江源的,可当她们一有异议,山贼就会瞄准她们这个村子。
相比起有武装势力的村子,自然是这种地主多、粮食多又没有兵丁驻守的村子香了,山贼也要吃饭,山贼也要通过杀人越货壮大自己的势力。
于是,当出现了村子被山贼劫掠时,其他村子坐不住了,纷纷投靠林漾、凌一,寻求巡逻队的庇护。
如此一来,除了衙役六百、军营五百、镖师两百,以及全安村两百巡逻队,再加上周边几个村子的投诚,林漾手中的兵力来到了惊人的三千。
三千兵马,这在北方不过一场仗死的人多,但在阳州境内,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比如此刻,赵麟带领虎啸营已经抵达江源县外,却迟迟攻不进去。
第276章 暴露
赵麟听说贤王逃走,这在他预料之中,他皇弟一向是个明哲保身的性子,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逃跑或倒戈,赵麟早就习惯了。
赵麟以为,贤王一走,那江源县无主,便会归顺于他,再不济,也就是孟晚宁那个死脑筋,苦苦为小皇帝守着城池,届时他三言两语把小皇帝抛弃子民、暴虐无能的事说清楚,即便孟晚宁愚忠,城中百姓也能分辨是非,倒戈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