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帝话音才落,有锦衣卫从外头走了进来。
肃帝面无表情地说:“拖下去,褪其衣冠,杖毙!”
“陛下!”柳伯乡猛然抬头,脸色大变,“微臣也是为了陛下着想!”
他的声音高而猛,肃帝皱眉,“捂了他的嘴。”
柳伯乡却大力挣扎着,他怒而心急地对肃帝说:“陛下,臣一心为您,您这般岂非是寒了一众老臣的心!若是这般日后谁还敢进言?!”
肃帝冷冷看着他。
“陛下,您纵容广陵公主一个女子为帝,于理不合,天理难容,”柳伯乡见状又道,他甚至眼含泪光,“我大瞿就要毁在一个女子手中!如此大业就要毁于一旦!当真是!当真是!昏聩至极!”
此言一出,底下跪着的众人神色皆是一变。
“放肆!”肃帝猛然起身,呵斥出声。
而随着这一声落下的同时,肃帝猛然喷出一口血来。
“陛下——”
“父皇——”
肃帝的手重重地撑在了眼前的桌案之上,他望着褚扶清,大口喘息着,想说什么,却因全身力气都撑在手上,一句话也说不出。
“去喊太医!”褚扶清陡然落泪,“父皇……”
肃帝深深地看着褚扶清。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到了临了,没什么能说的了,即便他想说想来他的儿女们也是不想听的。他一直不敢承认,他来的太晚了。
他后来是想要补偿他们的,可是谁都不需要了。
此番,他也就只能替扶清扫清这条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了。
想来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经历柳伯乡一事,再也不敢轻易这般行事。
“扶清啊,别恨阿爹……”他张了张嘴,声音极轻,像一片雪轻轻扫过眼睛,留下一点细微的水痕便消失不见。
他说完,想要抬手替褚扶清擦掉那一滴泪,可才碰到她的脸,便陡然失了力,朝前倒下去,褚扶清只觉得一丝冰凉擦过她的脸侧,而后便是倒在她怀里的父皇。
曾经高大伟岸的父皇,如今掩在衣裳下的似是只有冰凉的骨头。
褚扶清闭上眼睛,眼泪顺着眼尾滑落。
“阿爹……”
甘城。
褚暄停正在写一封家书,他虽对父皇不再抱有多少父子之情,可想到离去前父皇那般神情,终究是软了心肠,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写一封家书。
只是才要落笔,沉驿便走了进来。
“何事?”褚暄停未抬头径直问道。
“锦衣卫传来消息,陛下驾崩。”
褚暄停只觉心脏一缩。
沾了墨的笔因着这一顿,在纸上洇开一团漆黑。
一旁正在看书的傅锦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怔。
褚暄停缓了一下,道:“我知道了。”
沉驿没再说话退了下去。
傅锦时放下书,走到褚暄停身旁。
“褚暄停。”她轻声唤道。
褚暄停闻声抬起头来,他的眼眶有些发红。
“傅锦时。”
他手中还提着笔,那道墨迹还在晕染,他轻声说:“我还没写家书呢。”
“我应该早些写的。”他说。
傅锦时低头看着纸上的墨迹,她没说什么,她素来是不擅长安慰人的。
所以此刻,她便也只是从他手中拿过笔搁在桌上,轻轻抱住了他。
褚暄停微微低头,埋进了傅锦时的肩颈。
傅锦时感受到了一丝湿润。
她轻轻拍着他的后背。
第221章
肃帝驾崩,消息却在第一时间传去了郦幽,一同传去的还有大瞿朝臣反对女帝登基和太子要归京的消息。
郦幽大营内,一道低哑的声音从主帐内传来。
“将军,邕都传来消息,柳伯乡已成。”那人道:“褚暄停与褚扶清反目。”
邕都乃是郦幽的都城。
“消息可核实过了?”营帐内的人闻声抬起头。
此人身着轻甲,身姿挺拔,剑眉入鬓,气势凌厉。
“已经核实过了。”来禀报的人没敢抬头,“大瞿的太子表面上还在春城,实则早就悄悄到了甘城,探子来报,他的眼睛也早就好了,一直都是装作眼伤未愈,此时正与傅家的傅锦时商议着带一支鹰卫回京。”
赫连夙闻言指节轻触桌案,思索着此事。
褚暄停要带鹰卫归京,那便是说明他与褚扶清之间的确是不合了,而京城的形势也的确危急,否则不会在天楚、郦幽和戎国三国同时进攻的这个节骨眼上要借鹰卫。
这样看来,先前褚暄停被一道圣旨送来边境,的确是被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