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给那些被遗弃、被虐待的女孩,铺一条“活路”!
“棠儿有此想法,甚好。”
“刚好,哀家在城东有一座空宅子,容纳几百上千人也不成问题。”
东太后哄完小哭包,让人把宅子的房契取来。
“巧了不是,袁家军和鲲鹏军一些女眷心灵手巧。”
“刺绣、染布、酿酒、算账……都有人会。”
“她们肯定愿意帮忙的。”
桑枝也帮出着主意。
“我旁的没有,但是银子多。”
慕容珠财大气粗。
可话刚毕,却被三人否了。
“傻孩子,你银子再多,也有用完的时候。怎能让你一个人掏空荷包?”
东太后直接不赞同。
侄媳妇哪都好,就是太老实了,还得多多跟嫂子学学才行。
“珠儿,你的银子,自已留着。”
“咱们不兴用自已的嫁妆填补窟窿。”
桑枝摇头。
傻儿媳。
一点心眼都没有。
她还得多护着点。
“嫂嫂,今日来了那么多诰命夫人、皇亲国戚,哪里需要你一个人掏荷包?”
“该大方的时候大方,该变通的时候变通。”
“不要一提到银子,自已就使劲往外掏。”
袁允棠点醒亲嫂子。
外面那么多只肥羊呢。
不薅羊毛都浪费了。
有的人求财,有的人求名。
她是皇后,当然会满足子民的“需求”啊。
慕容珠:……
是她冲动了。
果然,袁家的血脉就是强。
她还有得学。
几人达成共识,一致对外,准备薅羊毛!
第478章 推辞过两次,第三次再拒绝就不礼貌了
“咱们皇后娘娘可真是菩萨下凡,要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的女婴、小姑娘,还要教她们一技之长,让她们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这可是大功德啊,太后娘娘都把自已的府宅捐出来了,定远王府也帮找了女先生和粮食,其他娘娘都争着要给女学捐银子呢。”
“那我们可以捐银子吗?听说捐了银子,可以在功德碑上刻上名字,子孙都受益呢。”
“好主意!走,趁现在那些贵夫人们还不知晓此事,咱们先把银子捐了,咱们的名字就可以出现在功德碑最前面,多威风啊。”
……
几个小宫女,说着悄悄话。
说到激动处,脸颊都兴奋红了。
四下望了几眼,趁着没人,小宫女们拉着手往偏殿跑。
丝毫没有“留意”到附近有几双耳朵悄悄竖起来。
几乎是同时,棠梨宫的宫女们到处在咬耳朵,到处说着悄悄话。
又那么巧,有几个贵夫人听到了小宫女们的悄悄话。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等袁允棠带着孩子们出来时,在场的贵夫人们,都已经把荷包准备好了。
一个比一个鼓。
看着贵夫人们一个个志在必得,袁允棠跟袁家人对视了一眼。
妥了。
这下不用自已动手,肥羊主动把羊毛送上门了。
“陛下,今日十九他们满月,棠儿想为孩儿们行善积福,建一所女学。”
“女子多艰辛,棠儿想为女子多谋一条出路,您觉得如何?”
袁允棠趁着景容帝高兴,压低声音,故作询问。
“善!”
“棠儿心系天下女子,你的这份心,定然会为孩儿们积福的。”
景容帝一口答应了。
别说建女学,就算袁允棠要天上的太阳,景容帝都会想办法弄下来。
其他贵夫人:!
果然如此!
到她们表现的时刻了!
“皇后娘娘大善!实为臣妇们之表率。臣妇愿意捐献五千两银子,资助女学,为大夏献上一份薄力。”
“陛下、皇后娘娘,臣妇亦愿乐捐一万两。臣妇愚笨,不懂国家大事,臣妇只知道皇后娘娘一心为民,臣妇追随娘娘的脚步准没错。”
“皇后娘娘爱民之心,臣妇铭感佩服,臣妇一介妇孺别无他长,但愿捐献两万两,略尽绵薄之力。”
……
深怕落后于他人,贵夫人们纷纷抢着捐银子。
袁允棠心头笑开花,但面上却犹豫起来。
“这怎行?建女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建立女学,每年,甚至每月都需要大量的银子,不能停。”
“积福行善,讲究的是缘深。一旦断停,就前功尽弃。”
“诸位夫人是好意,但怎能要求你们每年都乐捐呢?诸位还是把银票都收回去吧,你们的好意,本宫心领了。”
袁允棠耐着性子,劝着众人收回银两。
一听到皇后拒收银两,贵夫人们反而急了。
不就是每年都捐嘛,跟子孙后代的前途和福运相比,这几千几万两算得了什么?!
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