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辞章:“嗯。”
李意清并没有纠结这件事情太久,总归前去州府,也是开春之后的事情,她现在不必担心。
更要紧的,是皇后派人来传的话。
李意清回到京城的第一天,皇宫就派人来了,来的还是皇后身边的一等嬷嬷。
嬷嬷说,等李意清在京城中休息一段时日,便去皇宫中找皇后说说话。
李意清想起裕世子做的混账事,心中满怀气愤,却又无能为力。
去年起大夏和大庆边境就开始摩擦不断,大大小小算下来,去年每个月都爆发了不下两次的冲突。而今年却一反常态的主动退避。
事出反常必有妖。大夏显然正在养精蓄锐,等待一个时机。
*
李意清路过玉鲤池时,看见坐在河边喂鱼的淑妃。
淑妃依然穿着一身白衣,坐在特意制成的嶙峋模样的假山石上,随手撒着手中鱼食。
她的模样从容而静好,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意,像是无忧无虑的姑娘。
一年多不见,李意清自觉和淑妃娘娘已经生分,没有贸然前去打扰。
反而淑妃在身边的侍女的提醒下,将朝她看了过来,嘴角弯弯道,“於光公主。”
“淑妃娘娘安好。”
“公主今日进宫,是来看望皇后娘娘吧。”
淑妃将手中的食盆放在一旁的石块上,石块并不平整,食盆晃荡两下后,扑通一声掉入鱼池。
原先三两游曳的锦鲤躁动起来,尾鳍拍动水面,争抢成密密一团。
淑妃“哎呀”了一声之后,脸上露出惋惜的神色,“鱼这种生物是不知饱的,若是放任它们不管,可就要撑死了。来人,去将鱼食捞起来。”
随着淑妃的吩咐,立刻就有两个小太监从人群中走出来,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
李意清默默注视着淑妃平静恬然的脸庞,忽然不期然对上淑妃的视线。
这是李意清第一次正面和淑妃的视线相撞。毫无疑问,淑妃的眼眸很漂亮,像是平静幽潭上浮碎的月光,星星点点。
淑妃轻笑着开口:“公主大半年不见,想来有些生分了。”
李意清觉得这样的眼睛很熟悉,但是一时间又想不来在哪里见过。
听到淑妃的话语,李意清轻咳一声,“淑娘娘说笑。儿臣今日还要去拜见母后,改日在于淑娘娘说话。”
淑妃点了点头,“拜见皇后娘娘要紧,公主不宜耽搁……公主此番回京,可要留在皇后身边多陪陪她,没了你在京中与皇后解闷,皇后可……”
她话说到一半,又像是自知失言一般捂住了嘴唇,不再言语。
李意清心猛地下坠。
第94章 前尘
李意清:“淑娘娘不如说个明白。”
淑妃有意回避这个话题,搭着侍女的手就要离开。
李意清看着她匆匆离开的背影,忽然心中像被针扎了一样疼痛。
毓心急忙扶住她,“殿下,没事吧。”
李意清摇了摇头,“先去看母后要紧。”
她朝着坤宁宫赶去,走进去后,发现坤宁宫和上次来时并没有什么不同。
碧眼金睛瑞兽的香炉中冒出浅淡悠然的檀香,丝丝缕缕,皇后坐姿端庄,伸手翻看着一本书册。
听到李意清的脚步声,她微微抬眸,眼中满是温和。
“意清。”
李意清特意没让宫女通传,可是看见皇后面色红润,并没什么不适的症状。
她走到皇后的身边,语气关切,“母后身体还好吧。”
皇后看着她一脸的担忧,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母后在宫中养着,能有什么事情。倒是清儿这么匆忙,是有人跟你说了什么吗?”
李意清:“儿臣来的路上,碰到了淑妃娘娘。”
“原来是她啊,”皇后不以为意地点了点头,“她就是关心则乱,你不必担心。倒是清儿,也不小的人了,却还是难以让人放心啊。”
邱念慈是顺成帝派下来的人,父皇知道,就等于母后也知道。
李意清咬了咬唇,耍赖一样抱着皇后的胳膊,“母后,儿臣以为父皇怕你担心,会帮儿臣遮掩一二。都怪父皇不好,让母后担心了。”
皇后被她这一番无理取闹的话惊了片刻,而后苦笑不得地拍了拍她的脑门:“你啊你。”
李意清伸手在自己的小腿上拍了拍,“母后您看,现在都已经养好了。我保证,以后我会很小心的。”
手掌带动的风掀开了裙角,尽管只有一瞬间,皇后还是看见李意清小腿上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