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今朝(18)

作者:苏西坡喵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着,伸手将“功臣”鹊娘往前推了推。

李意清微微笑道:“你有心了,这种收线方法很好,我会代为向皇后请赏。你可愿将此种方法教授出来?”

鹊娘脸上一喜,却又怕自己喜意太过明显,惹得主子不快。

她砰地一声跪在地上,把头死死地低下去,“奴婢但凭殿下做主。”

“有技而不藏私。茴香,将我今日出行佩戴的玉珏赐给鹊娘。”

李意清吩咐完,似笑非笑地看了管事姑姑一眼。

管事姑姑不知所以,见到李意清笑,也一个劲儿的陪笑。

第8章 蚕丝妙手

李意清先是去了坤宁宫,被告知皇后在太后宫里,转道去了慈宁宫。

坐在殿内的太后和皇后一听到她要来的消息,只在殿里等了片刻,便忍不住起身,走到殿门口望着。

下午日头炎热,热浪扑面而来。

李意清看到站在门口太后和皇后,连忙走过去。

“皇祖母、母后,如今天气渐热,怎么在外堂等着。”

皇后拿出帕子擦了擦李意清的额头,拉着她进了内殿,笑着道:“方才太后也说,近来天热,是时候免去妃嫔的晨昏定省、请安事宜,免得过了暑气。”

待三人落座,太后令人送上茶水。

又问道:“你匆匆忙忙而来,是有什么事情?”

李意清放下手中茶杯,让茴香将带来的衣裳呈给太后和皇后瞧。

太后和皇后翻看一遍,便立刻看出这件衣裳的不同。

太后笑了笑:“倒是有巧思,你是来给宫人讨赏的?”

“是,”李意清没有隐瞒,“清儿打算将这法子传播出去。绫罗绸缎还好,但是平民家的粗布麻衣,线头在内甚是扎人,若是能推广此法,倒是能好受一些。”

她在熙州的时候,为了御寒,也穿过麻衣。

麻衣粗糙,即便隔了一层布料,也仍旧无济于事。

皇后道:“母后,臣妾觉得清儿的想法很好。”

太后沉吟片刻,微微颔首,“皇后身为国母,掌天下桑蚕。推广一事,便全权交与你了。”

皇后起身行礼,道:“臣妾领命。”

推广一事定下,剩下的便是该给宫女封赏的事情。

李意清来往慈宁宫的路上,便有底下的小太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清楚。

司绣署管事的姑姑,是鹊娘的亲姨母。

收线的法子,虽然是鹊娘头一个想到,但是调整的细节,却都是管事姑姑一步一步整改过来。

两人筹谋了两年,管事姑姑能在司绣署待的时间已经不长了,所以便一门心思等待一个机会让自己的外甥女得到重视。

苦等两年,总算盼来了机会。

对于管事姑姑一门心思为外甥女铺路的心思,李意清不置可否,也不打算追究。

总归成果出来,能派上用场。

司绣署的下一任管事是谁,对太后、皇后来说并没有什么分别。

太后显然也是这样想的,吩咐身边的萧嬷嬷,“这个法子虽然算不上造福万民的新变动,但多少有些进益。传哀家懿旨,封宫女鹊娘为二等女使,赐白银三百,‘蚕丝妙手’匾一块。”

“蚕丝妙手”为桑蚕编织的嘉奖之一,仅次于最高等级的“丝韵华章”和次等的“桑礼锦绣”。

“丝韵华章”颁布极少,本朝也只在圣祖皇帝年间,江南织女刘氏改进织机,并且率先与工匠商讨,研造出多综多蹑织机。

多综花楼织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与产量。圣祖皇帝大悦,除却送去“丝韵华章”匾额,还亲笔题字,称其为积善青史之家。

自此后,刘氏一族便在江南落定,承接皇室用布需求。数年来,不断改进缫丝、缂丝工艺,月凉纱便是不断迭代后的改进产物。

如今,刘氏纺织,在大庆朝乃至周边邻国,都算是小有名气。

太后封赏的“蚕丝妙手”,若是鹊娘好好珍惜,日后出宫在民间开办纺织楼,也会有不少商贾乃至达官贵人都乐意交好,子孙后代也能得到余庆。

李意清朝太后道:“那清儿代为谢过皇祖母赏赐。”

此事毕竟是有益的好事,太后心里高兴,便对两人道:“现在天色已晚,都在哀家这里用了晚饭再走。”

太后亲自开口,皇后和李意清自然不会拂了她的面子,纷纷应下。

*

司绣署中,接到太后身边萧嬷嬷传旨的管事姑姑和鹊娘都被惊在原地。

“还愣着做什么,鹊儿姑娘,还不起身谢恩。”

鹊娘如梦初醒,赶忙谢恩,“奴婢谢太后娘娘恩赐。奴婢人微言轻,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阵仗,让嬷嬷见笑了。”

萧嬷嬷念着两人是为於光公主大婚劳心,也在公主成婚前积累了善名,因此笑容真切了许多,“鹊儿姑娘,公主殿下为帮你请赏,冒着日头从坤宁宫走到慈宁宫,又亲口向太后开口,这份恩赏,你自然受得。”

上一篇:晟州嘉商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