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女儿忽然病的这般严重,成安长公主惊的踉跄了下。慌忙的吩咐左右,就要冒雨赶回府中,忽然想到了什么,抓紧了身旁心腹的手,“临淮王歇下了吗?”
心腹不明所以,但还是如实回答,“今夜临淮王如何睡得下……现下院里头还亮着灯。”
“那便好。”成安长公主松口气,“我先去见见临淮王,再赶回府…”
心腹赶忙劝阻,“都这个时候了。您还见什么临淮王呀!该快快赶回府中看望小翁主才是……”
“你懂什么!”长公主道,“自然先要把事和九弟弟说清楚了,叫他们放心,也不费多少功夫,”长公主想到了什么,叹息道,“……也是可怜。”上了轿子,脑海中浮现出了小女儿高热烧的通红的脸,长公主焦灼的握紧了心腹的手。
匆匆送走了长公主,惜棠与谢洵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真的吗?”惜棠小声问谢洵,“真的无事了吗?”
“长姊最是明白天子不过……”谢洵心绪复杂地说,尽管心里头仍旧留有不安,但到底还是松了口气,“她都这般说了,估计八九不离十了。”
惜棠颤抖着,点了点头。想起今日下午,皇帝突如其来转变的态度,惜棠在忐忑的同时,又有些稍稍心安了。“这样就最好了。”她喃喃着说,多少是在劝着自己相信,“一定会没事的……”
谢洵无言的,只是吻了吻她的乌发。
和成安长公主说的一样,第二日雨一停,皇帝就要摆驾回宫了。
皇帝要离开了,依据礼节,惜棠与谢洵都应该恭送,何况昨夜长安长公主还与他们说了这样的话。两人依礼和皇帝告别着,面上都有些不自在。
皇帝的态度,倒是很自然,仍旧和往常样,尊贵而难以亲近。没有感受到皇帝像先前一般,让人极具压力的凝视,惜棠暗暗松了口气,终于是有些雨过天晴之感了。
此时此刻,一望无际的蓝天之下,的确也是雨过天晴了。天空不见一点云朵,地面还是有些潮湿,树木和花草,被雨水冲刷的青翠欲滴,晶莹剔透,又别是一番美丽的景象。
皇帝看着眼前幽美的湖光山色,听着临淮王与王后的拜别声,在左右的层层簇拥下,微微点了点头,继而大步跨过了门槛。
惜棠比皇帝慢一步,将要跨过门槛。情绪紧绷了许多天,今日难得松快,惜棠心情跃动起来,不料就是这一没有注意,就被高高的门槛绊了一下,猛地就要栽倒下去,惜棠还没回过神,有一只手就率先接住了她。
是皇帝的手。
惜棠全身一颤。
她抬起头,迎面就对上了皇帝幽黑的,深不可测的目光。
就在此时,一旁的谢洵,收回了想要接住惜棠的手。望着眼前惜棠与皇帝的情状,他的神情一时难以辨清。
第23章 事发
几乎在下一刻,惜棠着急忙慌地挣开了皇帝。
皇帝的手微微一攥紧,但最终还是松开了。
谢洵上前一步,挡在惜棠与皇帝之间。
皇帝沉甸甸的目光,再次落到了谢洵的身上。
或许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谢洵以如此冒犯的姿态,去直视自己的兄长,这个天下至高无上的主人。
身旁侍奉的人,都手脚僵硬着,死死地低着头。
周围死寂的,只能听见惜棠尚且不安的微微喘息声。
那股骚动的欲望,再次不安分地爬上了谢澄的心头。怒火与**交汇于一处,在胸腔幽微地,永不停息地燃烧着。皇帝无声地冷笑了一下,把目光从谢洵脸上移开了。
他继续先前的动作,大步迈出了门槛,没有回头。他的背影逐渐看不见了,惜棠紧紧抓住了谢洵的手,劫后余生般长长舒了口气。
而当那口气出来以后,便是一种不祥的,浓重的担忧。
谢洵显然也有和她一样的想法。但他没有露出丝毫忧色,只是把惜棠揽入怀中,轻轻地吻着她芬芳的乌发。门槛之外,初晨的日光更加炫目了。
长乐宫中,太后听着底下人打听来的消息,很是松了一口气。
是她多虑了,七郎不似先帝,还不至于如此荒唐……尹太后抚着胸口,在心里嘲笑自己。正精神松懈着,又听底下人道,“陛下御下有方,御前的人皆口风甚严,方才这些都是奴婢能打听到的,只还有一事……”他犹豫了。
尹太后微微皱起眉头,“什么事?你直说就是。”
来富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道,“不知您还记不记得,约莫半个月前,诸侯王家眷都入宫来向您请安,临淮王后也入宫来了,那日陛下也恰巧来探望您……”
“是有那么一点印象,”尹太后眯着眼睛,“但那日皇帝早早的就走了,”望着来富越发不安的神情,尹太后不耐烦了,“究竟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