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妻阿婵(237)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后来查出乃是皇后宫中一位名叫采儿的宫娥所为。

那采儿因与人私相传递被人检举告发到魏皇后与郭太后面前。

当着郭太后之面,皇后不得不按照宫规命人罚了她二十杖,将其逐出了坤宁宫,后来终是于心不忍悄悄命人给她治好了伤。

那宫娥伤好便一直在浣衣局当差,有一回皇后路过御花园碰见她给人送浆洗好的衣裳,见她衣衫单薄,双手生满冻疮,不由得心生怜悯,等到太后气消彻底将这等事忘却之后,暗中将人调回了宫中。

岂料这采儿竟然怀恨在心,恩将仇报,悄悄在皇后脂粉盒里下毒。

那宫娥在事发当日在浣衣局投了井,畏罪自尽了。

后来皇帝又将负责皇后脉案的徐伯远等人治了失察渎职之罪,判了抄家流放,皇后一案便就此不了了之。

紧接着徐伯远及夫人幼子都在流放的路上突发恶疾一命呜呼了,只剩下一个长子徐远舟下落不明……

这些年来,太子常年为梦魇所扰,梦中常常见到母亲死前那张被疼痛折磨得几近扭曲变形的面孔和她瘦得只剩下一把骨的身体。

无论是宫娥采儿的“畏罪自尽”,还是太医徐伯远的“突发恶疾”,他都不觉得只是偶然。

是以这些年来他从未放弃过追查母亲之死的真相。

可惜他年幼时羽翼未丰,有许多事虽有心而无力。

多年蛰伏,终于等到羽翼丰满的这一日。

他先是查到了徐家那个没入教坊司的孤女的下落,原来她早已暗中被人从教坊司偷梁换柱,有了新的身份。

如今风头正盛的丽春坊双姝之一的鸢雪姑娘便是当年没入教坊司的徐家遗孤。

魏襄进入丽春坊,想方设法接近那姑娘便是为了从她口中打探出一点陈年旧事以及她那离奇失踪的兄长的下落。

可惜那姑娘想来是家中出事时年纪尚小,竟完全不记得从前的事了。

萧胤只好命人将鸢雪便是徐家遗孤的消息悄悄散播出去,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蹲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叫那徐远舟找上了门。

皇帝微眯着眼,看着面前这个形容有些狼狈的羸弱中年男人,试图从他的眉宇间捕捉到一点旧人痕迹。

可惜徐远舟自十多年前被判流放后便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日日东躲西藏,担惊受怕,被折磨的不成人形,自他身上竟看不出半点徐父生前的风采气度来。

太子见皇帝似微微有些出神,忍不住轻咳了两声。

徐远舟立刻会意,膝行到皇帝脚下,两只手哆哆嗦嗦将一封绝笔信并厚厚一叠脉案递上前,声泪俱下地哭诉道:“求陛下为草民做主哇!”

皇帝面色阴沉地盯着他,手自宽袖中探出,接过刘福瑞呈上来的东西随意翻看了一眼,登时便觉胸中血气翻滚,身形一晃,手中信纸哗哗落地,一手撑着案台重重咳嗽起来。

刘福瑞拖长了嗓音唤了声“陛下”,急忙上前为皇帝顺气,带着哭腔朝门外高喊:“传太医,快传太医!”

太子与满室宫人纷纷垂首跪地请皇帝保重龙体,徐远舟也跟着诚惶诚恐伏倒在地。

皇帝咳得满面通红,半晌才直起身,两道浑浊的目光先是投向了太子,而后是几乎将整张脸贴在地面的徐家子,闭了闭眼,朝刘福瑞摆了摆手。

刘福瑞立刻会意,匆匆带着一室宫人退下,小心翼翼合上殿门。

“你父亲在这封绝笔信中提到他在端惠皇后发病之初便察觉到了一丝蛛丝马迹,本想如实禀报却半路被人拦了下来,以你的性命做要挟,要求他不许透露一个字?”

皇帝锐利的目光落到徐远舟身上。

徐远舟不由自主打了个哆嗦:“正是!当时草民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与几个同窗从酒楼出来突然被一群黑衣蒙面的人拦住了去路。那些人将我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私牢中整整三个月,日日对我威逼恐吓,后来草民还是靠着装疯卖傻侥幸躲过一劫,回去时宫中已然传出了端惠皇后病逝的消息……”

思及陈年往事,徐远舟哭得涕泗横流。

“自皇后薨逝后,家父便深感大祸临头,果不其然,三个月后便被判了抄家流放。谁知饶是如此,那些人还是不肯放过我们一家。父亲预感时日无多,便提前将这封绝笔信与皇后脉案所藏之地告知了我,用抄家时母亲藏下的金簪买通了负责看守的一个狱吏。那狱吏收了钱财喜不自胜,果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叫我夜里逃了出去……”

言及此处,他突而仰面扑上前一把抓住皇帝的靴。

“陛下,我爹他……并非病死而是被人活活勒死的。他们先勒死了我父亲,又勒死了我的母亲和年仅六岁的弟弟,当时草民……草民就躲在路边的草丛中,眼睁睁看着他们为非作歹却豪无还手之力。这些年草民一直被人追杀,活得生不如死却不敢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为父母弟弟报仇雪恨。求陛下惩治奸佞,为我们一家做主哇!”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