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妻阿婵(197)

作者:一枝春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玉婵看着她面红耳赤的忸怩模样,有些狐疑地看向她:“嗯?那位极为要好的手帕交如何了?”

郑月舒眨眨眼,有些心虚地垂头踹着地上的小石子儿道:“她……她仰慕一位才高八斗,风流倜傥的郎君,追了他整整两年了。奈何那郎君两年多来眼一直是瞎的,对她的花容月貌视若无睹,我那好友明面上大大咧咧装作毫不在意,实则内心里也极为挫败。”

玉婵强忍着笑点点头,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郑月舒忽然抬起头,一把抓起她的双手道:“谁知那郎君一夕之间竟突然转了性儿,追在她屁股后头哭着喊着要求娶她。你说我……她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呀?”

玉婵眨眨眼,试着理清楚这里头的弯弯绕绕,脑子里先自发地将那位手帕交换成郑姑娘本人,再想到今早起来在她身上看到的那些暧昧的红痕……

试探着问:“阿舒啊,你说的那位才高八斗,风流倜傥的郎君是何人啊?”

郑月舒眼神闪烁,犹豫着要不要和盘托出,就听她又解释道:“哦,别误会啊!我绝不是要探听你的……咳咳,你的那位朋友的私隐,只是想看看那郎君到底是何人,如此才可评判他到底值不值得托付啊。”

郑月舒环顾左右,咬着唇凑上前,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一个名字。

玉婵的脑子里轰一下炸开了。

夜幕时分一人一马穿过宽阔笔直的天街,在巍峨庄严的东华门前下马,由小内侍领着走向太子东宫所在。

谁知他一只脚才踏入东宫大门就忍不住结结实实打了好几个喷嚏。

领路的小内侍打着灯笼回头朝他殷勤地递上一方雪白的手帕:“夜里天凉,小公子仔细别冻着。”

魏襄朝他摆了摆手,举目望向灯火通明的议事厅,问身后的小内侍:“兄长这么晚还在忙于公务,可知今日来的是什么人?”

小内侍一面引着他朝长信堂走去,一面垂首应答:“是户部尚书李方淳李大人和都察院左都御史余敏怀余大人。”

魏襄微微蹙眉,抬步迈入长信堂中。

等了约莫一个时辰,太子终于送走了今日前来拜谒的两位朝中重臣,揉了揉眉心,问身侧侍奉的小内侍:“什么时辰了?”

小内侍恭恭敬敬答:“戌时下三刻了。殿下,可要摆饭?”

太子摆了摆手,觉得没什么胃口。

小内侍又道:“魏小公子来了,正在长信堂内候着。”

第93章 皇帝口谕

萧胤闻言一扫面上倦怠之色,唇角含笑,抬步往长信堂而去。

人还未到,声先传来:“今日什么风把魏小公子吹过来了?”

魏襄起身快步行至门前朝他揖礼,被他托住手腕扶了起来。

带着人到堂前坐定,问他可曾用膳。

魏襄摇头,萧胤含笑朝门前小内侍招手,命他们立刻传膳。

兄弟二人相聚,太子难得有了胃口,酒过三巡,才搁下玉箸问:“这下总能说说今夜为何而来了吧?”

魏襄抿抿唇,摇头道:“我的事无足轻重,还是先说说兄长的事吧?”

萧胤轻叹一声,撑着膝头道:“是潭州出了乱子,可还记得今春施行的昌平填邕潭的政令?”

魏襄轻轻点头,所谓“昌平填邕潭”指的是将昌州、平州两地流离失所的百姓迁往地广人稀的邕州、潭州,借此来缓解昌平两州的压力,进而开发邕潭两州,最终达到物阜民丰,民殷国富的目的。

一项政令确立的本意都是好的,却难免在施行的过程中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

萧胤手握拳轻敲着桌面:“今早都察院收到从潭州寄回来的一封八百里加急,说是有官吏在施政过程中殴打百姓致死,还在潭州激起了不小的民变。”

魏襄闻言忍不住深深蹙眉:“兄长,可需要我……”

萧胤摆了摆手:“不必了,潭州一事牵扯甚广,为兄自有安排。你安心留在京中继续追查那人下落便好。”

魏襄微微颔首,不作多问。

萧胤注视着他略带几分薄愁的面庞,突然开口笑问:“可是见着那姑娘了?”

魏襄略有些局促地蜷起十指,抿了抿唇道:“实不相瞒,今日我来其实是有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想请兄长相助。”

萧胤朝他微微一笑,翌日下朝后便入了乾清宫拜谒明德帝。

照例先对皇帝汇报近日来各部呈上来的重要奏本,简述内阁票拟,以及最终的处理结果。

明德帝穿着一身青灰道袍斜倚在香烟袅袅的兽耳鎏金博山炉后,双目微阖,一手支额,一手搭在屈起的膝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揉搓着屈起的左膝,好似对太子口中那些纷繁复杂的朝廷政务全不在意。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