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皇帝看见我拳头硬了+番外(395)

作者:落日融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刘教谕的女儿终于脸色惨白的点头。

这天起长芦县富贵人家集体给自家孩子议亲,找的还都是外县的人家。

这让长芦县的普通老百姓好奇不已,现在的长芦县眼看着就要起来了,有盐场在以后肯定会变的繁华无比,儿女亲家还是在长芦县的好,怎么都找的外县的。

长芦县的富贵人家也是有苦说不出,不着没办法,他们总不能去问任大人家中的哪个孩子是姓沈的,哪个是自已的亲生孩子。

许瑾瑜听说这些事情后,又在心中来了一句,

【可是这个沈县令就是一个超级大种马,只要是他停留过的地方,都留下那么一个、两个、的孩子。”

任长风又一次咳嗽了起来,长芦县的人是倒了什么霉遇见这么个玩意。

然后吩咐长随给长芦县的富贵人家传信:“只要是沈县令停留过的地方,找的亲家都要和沈县令没有任何交集,免的遇上亲人。”

长芦县的县令又没了,任大人的传奇又添了一条。

长芦县里高门大户乱糟糟的,任长风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还好我的儿媳妇娶的是诗礼传家传家的好女子。”

许瑾瑜抬头看看任长风,再低头看看。

任长风心中一颤,这诗礼传家的儿媳妇不会有问题吧?

儿子哎!爹对不起你!!!

第281章 丰收的喜悦

爹回家就给你换媳妇,儿子哎~~~

任长风迎风流泪。

【任长风感叹什么!他那儿子各方面都平平无奇,能娶到一个好儿媳妇就该烧高香了。】

任长风悲伤到一半就有点悲伤不下去了,他的儿子怎么平平无奇了!好歹考上进土,当了官,虽然只是一个县令,这辈子也就止步于四品官,但是也强过大部分的人。

【一个那么聪明的女子怎么愿意嫁给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呢?】

任长风的胸口又是一股气,儿媳妇哪里聪明了,只是面面俱到而……

最后一个字任长风说不出来了,能做到面面俱到就说明了这个儿媳妇是聪明人。

【原来相看的时候是大冬天,这个儿媳妇说口渴,按说这个时候,男方应该带女子去酒楼,或者送女子回房,让女子喝水。】

【结果任长风的儿子是一个奇葩,直接从房檐上掰了一根冰溜子塞给未来媳妇,还殷勤的说你吃,这个挺好吃的,也幸好京城不是东北,温度没有那么低,要是未来媳妇的舌头被粘在冰溜子上,任长风的儿子绝对能名扬京城。】

任长风抬头望天:他怎么不知道儿子还干过这样的事情。

【只这件事就让儿媳妇决定嫁给任家,因为这人一看就脑子不太好使,嫁过去的话好拿捏。】

【任长风的儿子也确实好拿捏,媳妇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媳妇说纳妾名声不好,你看爹都没有纳妾,任长风的儿子就信了,乖乖的没有纳妾。】

【幸好生的几个孩子都随了儿媳妇,要不然任大人就该哭了。】

任长风也不由得点点头:幸好!幸好!

下一刻又反应过来,幸好什么幸好。

儿媳妇愿意嫁给儿子是因为儿子好拿捏,这怎么都不算一个好消息。

可是孙子、孙女都随儿媳妇,聪明,儿媳妇的功劳还是大大的。

随着不惜人工的建设,盐场建成,当第一批的盐产出来的时候,盐场内外传来震耳欲聋的欢呼。

“三天!三天的时间就产出了看不到边的盐,我们大乾的百姓以后是不是能吃上便宜的盐了。”盐场外的百姓兴奋的说。

他的旁边是一个年龄不小的读书人,读书人看着盐场内白花花的盐满面笑容的抚着自已的胡须:“别的地方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们长芦县绝对能吃到最便宜的食盐。”

“哇!!!”

读书人的话让周围的叹声一片。

自从朝廷来长芦县建盐场,长芦县的青壮都去了盐场干活,主持盐场的魏大人给的工钱很高,虽然辛苦,但是大家都愿意干。

出海更辛苦,一不小心还会没了性命,哪比得上在盐场干活。

而随着盐场开始产盐,长芦县的盐价一下子就跌了,从原来的300文一斤,直接降到了50文一斤,而且看样子还有下降的趋势,喜的长芦县的百姓每家都屯了一大罐子的盐。

别的地方的价格怎么样不知道,但是长芦县的百姓从此就能吃上便宜的食盐了。

盐场建成,盐也产出来了,许瑾瑜他们依然不能回京城,还要修长芦县外面的路,修成水泥路,这样方便食盐往出运。

长芦县在许瑾瑜他们来之前,只是大乾一个普通的下县,官道只能说是能走,一路上坑坑洼洼,塌陷、坑洼的地方并不少,想要把产的这么多的盐运出长芦县,必须有好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