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许瑾瑜撇撇嘴,有点理解许印成夫妻的执念了。
辛辛苦苦一辈子挣得钱,不管多不多,送给别人也太让人不舒服了。
大乾的情况是这样,许印成夫妇执念要个儿子也不算过分。
不过理解了,不代表许瑾瑜愿意圆他们的梦,就让这夫妻俩做着生儿子的梦吧!
今天正阳县施粥的地方格外热闹,因为除了那几口熬粥的大锅外,还上了蒸笼。
不管是蒸的什么,总比粥能填肚子。
随着热汽蒸腾,香甜的味道在空气中蔓延。
一个排队老人吸了吸空中的味道,差点跳起来,“甜的!居然是甜的,赈灾居然给我们吃甜的东西。”
“真的是甜的。”
“太子殿下真大方。”
……
排队的饥民把目光放到了那几个散发着热气的蒸笼上。
终于红薯和土豆蒸好了。
衙役一把掀开蒸笼,露出里面的红薯和土豆。
这样一来香甜的气味更浓了。
一些忍不住的人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分粥了!”
衙役一声招呼,排在最前面的人几乎是跳到锅前面。
大大的勺子盛起一勺粥,再从旁边的蒸笼里拿出一块红薯扔进碗里。
捧着碗的人都顾不上离开,先是一口咬上红薯。
下一刻就被烫的跳起来。
“好烫……好烫……好好次,好好次。”
这个人烫的话都说不清了,就是舍不得吐出来。
“快说说什么味道?”
“又甜又软!”
“可是我这个怎么不甜,但是挺好吃的。”旁边另一个人看着自已碗里的土豆。
“好吃就行,你们看不出来这两样不一样吗?”
今天的城门外格外的热闹,大家拿着碗蹲在地上,互相议论着自已手中的食物是甜的还是不甜的。
等到粥分完以后,子书宴出现在城墙上。
子书宴出现的那一刻,不用教,城外的人纷纷跪下,
“拜见太子殿下!”
“平身!”
“今日加的东西好吃吗?”子书宴站在城墙上问。
“好吃,甜滋滋的。”
“没见过这东西,是什么新粮食吗? ”又饱肚子,又好吃,哪来的好东西。”
……
下面的人乱七八糟的回答起来。
“好吃就行,这是我给你们找来的抗旱粮种,亩产2000斤,有此粮种,我大乾以后再无饿殍满地之祸。”
第23章 吃惊
“亩产2000斤!”
“这么好吃,亩产居然有2000斤。”
“什么!”
“噶!”
已经有人受不了刺激直接晕过去了。
对这个情况子书宴早有准备,曹宽一挥手,大夫从城里走出去,为那些晕过去的人诊治。
子书宴现在舒服了,好歹他听见2000-4000斤亩产的时候只是抖,没有晕过去。
这些人听见2000斤就晕了,太不抗压了。
这还是子书宴故意说少的,毕竟今年的气候好不了,粮食减产是必然的,说的太多了农户还会失望。
城墙下面忙乱之后,下面的人又一次齐齐跪下,
“求太子殿下赐新粮种!”
“既然弄来了,就是给你们种的,新粮种抗旱又高产,你们一定要好好的伺候。”
“明日,正阳县治下所有的村镇的里长来县衙领粮种。”
“谢太子殿下!”
“先别谢,还有一个条件,种出来的新粮不准私自买卖,除了作为种子的,剩下的全部留给我,我用小麦和大米跟你们换。”
“没问题!”
这些人从地上爬起来以后就撒丫子往自已村子跑,通知里长明天来领粮种。
能来城墙这里吃赈济粮的都是家里没有余粮的穷苦人家,里长可不会来吃这个。
翌日,天还没亮呢,正阳县的城门前已经热闹起来。
“你哪个村?来了多少人?”
“我王家村的,我们村的青壮全来了,你们村呢?”
“我们村的青壮也全来了,亩产2000斤的粮种,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来抢。”
“哈哈哈…看来我们想的都一样,村子里身体好的妇人都被我拉来了。”
“等种下去之后,我们村还要城成立巡逻队,以防有人偷挖地里的种子。”
“哎,这个我没有想到,谢谢了兄弟,我回去也安排上。”
“我还带了村里最好的种植好手。”
“我也带了,这新粮种还不知道要怎么种呢,当然要把村子里的好手带来。”
“那现在地里的粮食呢?”
“你还想地里那要死不活的麦苗,没有雨水,麦苗根本不会灌浆,赶紧换种子吧!”
……
等到子书宴看着把所有的粮种都发了下去,再把新粮种全部种下去,已经是十几天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