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吧,堂堂一国之君,自已以后总不能不葬在皇陵吧。
按许瑾瑜的说法,就算是薄葬也挡不住盗墓贼,那宣称薄葬也没有意义。
这修与不修都是难题。
工部尚书小心的看了一眼宣帝试探的问道:“要不多修几个疑冢。”
宣帝没好气的看了工部尚书一眼:“你想让户部尚书当场撞柱子。”
工部尚书闭上了嘴巴。
大乾国库空虚,修皇陵的钱都是抠出来的,每次皇陵那里用银子,工部尚书都需要和户部尚书斗智斗勇才能把银子拿到手。
这要是再多修几座疑冢,户部尚书是真的会去撞柱子。
可是怎么办呢?
整个朝房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要我说这些人真是想不开,什么视死如生,弄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干什么,现在的关键问题不应该是怎么让自已的美名流传千古吗?】
文武百官又一次疑惑的偷瞄许瑾瑜。
什么名传千古,大家都不是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想要名传千古简直太难了。
没看见那些名传千古的都是什么人物。
开国之君,战无不胜的将军,倾倒天下的美人,文采无双的大儒,或者感天动地的爱情……
许大人在胡说八道什么?
文武百官们疑惑不解。
【要知道后世之人想要了解古人只能从史记中了解,或者从地底下挖,那些出土的文物文献中看出古人的生活状态。】
【偏偏还有一些皇帝爱修史,好好的史记被修的乱七八糟的,现在又没有那种宁死不屈的史官,所以大家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自由发挥?
怎么自由发挥?
今天的许大人给了大家太多的疑惑。
文武百官们竖起耳朵。
【后世之中能留下名的大多是文人墨客,他们的诗作会流传下去,就像是李太白,诗仙之名谁不知道。】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就算是一个三岁小孩多少也能背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仙!
文武百官们又一次瞳孔地震。
好大的口气,好大的气魄!
他们也想要,可是他们不行啊!
【比如说两位丞相和尚书,在后世大概只有那么寥寥几字。】
【什么乾宣帝年间宰相某某,在职几年,哪一年没了,在历史的长河中什么都不算。】
【但是自已操刀的话就不一样了。】
【把自已的坟墓修的美美的,再给里面多放一些歌颂自已的文章,顺便把自已的生平记载的清清楚楚的。】
【那么后世你的记载就不是那么寥寥几字,如果还有那种胆大的,还可以给自已造出一个不存在的生平。】
【比如安相吧,丑了吧唧一小老头。】
安相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谁!谁丑了,想当年他也是踏马游街的状元郎。
【安相不是一直暗戳戳的觉得自已长的英俊无比,文采风流,每次出席一个宴会都会好好的打扮,就是为了让大家觉得他英俊。】
这回包括宣帝在内,所有的人看向安相。
英俊无比?
文采风流?
安相哪来的自信。
三皇子的嘴角更是不停抽搐,自已的岳父大人有点臭美,他是知道的,但是岳父真的和英俊不沾边。
就一个普通人的长相,要不是岳母够给力,自已的皇子妃都不知道是什么样貌。
安相被人盯得是面红耳赤,依旧高高得仰起头,努力的让自已表现的有风度一点。
【他完全可以在自已的自传中写自已身高八尺,虎背熊腰,面如冠玉,身姿挺拔,迷得京城中的女子前仆后继。】
【喜欢的不要不要的,顺便再给自已加一点戏份,比方说哪位世家小姐非他不嫁,哪位青楼女子为他魂牵梦萦。】
【反正又没有留下画像,说不定安相还能在美男榜上有一个位置呢。】
安相的眼睛亮了,脸上全是跃跃欲试,原来想要名传千古,还有这种操作。
自传什么的太小儿科了,他还要多修几个坟墓,那些坟墓里面要放上崇拜自已的文章和歌颂自已美貌的诗句。
修三个…不够,修五个吧,有五个坟墓,那么自已的美名一定能传下去。
还有自已的学生不少吧,写信让他们多写一些赞美自已的文章。
随着许瑾瑜的心声,整个朝堂中有点心思的人都开始开动脑筋了。
工部尚书轻咳一声,他家中没有什么出名的人,这个工部尚书是现在为止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人,但他可以给自已弄一点有名的祖宗,说自已出身名门。
连宣帝的眼珠子都开始转了。
我是不是能给自已弄一个出生时满室红光,或者出生时母亲梦见斩白蛇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