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的时候,宋老太太热情地邀请沈佳乐再来玩。
沈佳乐与顾思源走后,宋老太太拉着女儿的手笑着说:“这小伙子人长得好,他姐姐也是个好相处的,你可以跟他处处。”
宋宝儿羞涩地说:“他说过大学毕业之前不找对象。”
“那不正好,你还小,等几年也无妨,正好在家多陪陪我和你爸。”
……
次日,放学的时候,宋宝儿与宋老太太一起来的。
见到顾思源,宋老太太满脸高兴地走过来。
“思源,你家的暖棚大吗?”
顾思源回答:“还行,冬天不需要买菜。”
“那就不小,你们家要是吃不完,不如把蔬菜卖一些给我,冬天就那几样菜,我们都吃腻了,想换换口味。”
“等我回去问问姐姐的意思。”
顾思源接了双胞胎回去,把宋老太太的话转告给沈佳乐。
沈佳乐开心地对陆铭丰说:“来大单了。”
陆铭丰说:“宋家就算人口再多,也吃不了多少菜啊?”
顾思源说:“姐夫,姐姐的意思,应该是宋家背后的亲朋好友,宋家人口多,姻亲多,可是不小的消费人群。”
沈佳乐点点头。
陆铭丰跟着开心:“那我以后就在家带孩子,种菜。”
生意既然已经找上门,沈佳乐也主动去了宋家。
了解到宋家是吃了她送的菜,想在过年的时候大采购,一是丰富自家的餐桌,再就是当成年礼送亲戚朋友。
沈佳乐说:“既然要当年礼送人,光是蔬菜有些太单调。”说着从包里拿出如意饼干厂生产的各种饼干让宋老太太品尝。
宋老太太试吃了一些,很满意,把饼干也添进了年礼单子。
宋家在京市的人脉很广,沈佳乐相信,这单生意绝对不会小。
果然,五天后,宋志刚来到了陆家四合院,说要购买大量的饼干点心。
陆铭丰发愁运输问题,宋志刚说他们安排车辆去拉货。
第164章 年前大赚一笔
远在瑶水村的许劲,正让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饼干。
加班有加班费,赶在年前多赚点钱,工人们没有意见,个个铆足了劲干活。
村长媳妇加班回来,说沈佳乐给厂里接了一个单子,厂里赶工生产。
村长听了开怀大笑:“我就知道,铭丰夫妻去了京市也不会忘了咱们村。”
第二天,村长就去问许劲,问是否还需要招收工人。
许劲说:“沈副厂长说,这个单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会长期合作,我们厂生产的饼干会在京市的供销社售卖。年后肯定要招人。”
村长激动地直转圈:“太好了,我做梦也想不到,咱们村生产的东西能卖到京市去。”
许劲也感叹:“我也没想到,我能把生意做到京市。”
村长拍拍许劲的肩膀:“大胆点想,说不定以后,你们还会把工厂开在京市!”
“会有这么一天吗?”许劲很是心动。
村长对沈佳乐满怀希望:“铭丰夫妻已经去打前站了,你把产品质量抓好,不能出差错。”
“那是必须的。”
许劲结束跟村长的谈话,回去抓生产。
为了跟沈佳乐方便联系,许劲还找人给厂里通了电话。
……
年底,宋家这边有去杨城的车辆,装了一车的饼干回京。
沈佳乐给娘家送蔬菜,何桂珍心疼道:“蔬菜不是有人要买吗?你留着卖钱,别给我们送来了。”
沈佳乐笑着说:“咱自家种的菜,当然要先紧着自家先吃。放心吧,宋家要不了多少。”
实际上,宋家要的可真不少。
宋家送给亲戚朋友,他们的亲戚朋友也想买一些送人,都拜托宋家采买。
送菜的活都是沈佳乐负责,陆铭丰要帮忙,沈佳乐说这点小事用不着他。
她自己送,就可以拿出空间超市里的蔬菜,要多少有多少。
为此,沈佳乐特意在宋家附近租了两间房当作仓库。
宋志刚见不管要多少蔬菜,沈佳乐都能提供,肯定不是自己家里种的那些,本着闷声发财的想法,宋志刚没有多问。
……
顾家,顾承泽闹着不想吃饭。
“我要吃西红柿炒鸡蛋。”
安莉劝说道:“现在是冬天,反季节的蔬菜不好买,前段时间你表姐不是给你带了小黄瓜吗?”
顾承泽不让:“我同学家里天天都能吃到各种蔬菜,怎么会不好买,我们家又不是没有钱,妈妈,你也去多买一些回来。”
安莉看向丈夫,顾正源说:“我找朋友帮忙买一些,正好过年的时候吃。”
顾老爷子说:“那就多买点,给思源送去一些。”
由于宋家的参与,京市很多人家都吃上了新鲜的蔬菜,而且只有从宋志刚的手里才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