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妻无度:腹黑摄政王重生太粘人+番外(683)

作者:苏寒舟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御史大夫邹诤言瞧着诸位议论纷纷,无人敢上前,遂大胆出列:

“王妃莫不是在怀疑我等?”

邹诤言秉性刚直,向来对事不对人,沈雁归自然要礼待,“邹大人言重,诸位大人忠心耿耿,自然不可能谋害王爷。”

“既如此,王妃何故让武卫包围养居殿?”

沈雁归没有回答,提着裙缓步摆上台阶,坐到养居殿正殿桌案后的雕龙描金椅上。

那虽然不是金殿的龙椅,意义却是一样的。

韩杨即刻上前一步制止:“王妃,那不是您该坐的地方!”

韩杨,尚书台中书舍人。

这是在替蔡崇开口。

“自古夫妻同心,王爷卧病在床,他的事,理当本王妃替他操持。”

摄政王的事,可不是寻常事,她这话等同在说,她要代行摄政王之权。

沈雁归手摸着扶手龙头上的犄角,身子往后一靠,“韩大人这么说,可是也想上来坐坐?”

坐龙椅便是谋逆。

这句话,别说中书舍人,满殿朝臣,无一人敢接。

门口影动,江佩蓉来了,她瞟了眼座上的女儿,脚步不停跟着岁安去了内殿。

“诸位大人莫怕,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找到下毒谋害王爷的人。”

沈雁归嘴上说着宽慰的话,眼睛挨个扫着大臣,最后落在蔡崇身上,“想必蔡相与我是一样的心思。”

“相爷您说呢?”

蔡崇被点名,不能不说话,“王妃所言甚是,若……”

认同就好,假设的话没必要说,沈雁归也不想听。

“蔡大人一向与我夫妻同心同德。”

沈雁归将他的话打断,而后道:“王爷年后总觉得身子不适,特意留了一道旨意,说若有万一,朝中一切事物,皆由本王妃暂代,蔡大人应该也知道吧?”

——“竟有这样的事情?”

——“从未听说过啊。”

——“蔡相大人,王爷先前可同您说过?”

蔡崇看着座上的沈雁归,余光瞥着破山手里的东西。

他若说知道,便是直接成全了沈雁归。

他若说不知,圣旨一出,说明王爷与自己并非一心。

沈雁归这一招“将军”,直接打在了蔡崇要害,他连口都没法开。(此处“将军”为象棋术语。)

“摄政王身子不适,朝堂自有尚书令主理政务,假传旨意乃是死罪,王妃一介妇人,姑且念你初犯,不知者不罪,还是先回椒房殿去吧。”

蔡崇是个文臣,不可能不想法子拿到军权。

京城之中,掌控禁军,便是掌控皇城,门口调来的重甲军乃是禁军下皇城重甲军。

这大胆开口的,便是禁军统领施展。

很明显他与蔡崇早有勾结。

第444章 王妃摄政

可他是不是被蔡崇捧得太高,忘了自己在禁军的真实处境?

施展只是个听令行事的空壳统领,实权在摄政王府侍卫长樊虎手里。

他与蔡崇的合作,一个寄希望成事后独掌禁军,一个则将盼着靠对方助自己成功。

蔡崇啊蔡崇,你跟了王爷这么多年,竟是从外界传言认识王爷,当真是一点都不了解王爷啊。

他的东西,无论是钱、还是人,只要是握在他手里的,除非他不要,否则你拿不走、也看不清。

人在感知到危险到来而又无法掌控的时候,极易乱了阵脚。

阵脚一乱,问题立现。

沈雁归倒要瞧瞧,这种情况下,能挖出多少蔡崇的人。

她抬眸瞧着,默默将每个人的反应记下。

“国家大事不能不谨慎,王爷早料到诸位大人忠心,特意留下一封手书——破山。”

破山将手里的圣旨拿给诸位大臣传阅:确实是王爷的字迹,又盖了帝王大印以及王爷的私印。

还是由王爷的亲随破山拿出来的。

除非破山被收买,否则不可能有假。

程怡谨不管有没有假,她的仕途全系王妃一人之身,她必须做王妃的号角。

“南境不安、北狄虎视眈眈,朝堂大局为重,臣愿听从王爷和王妃的命令。”

程若谷听着声音熟悉,回头看到说话的是自己女儿,眉头微蹙,想要制止已经来不及了。

这丫头是在逼自己站王妃。

一笔写不出两个“程”,吏部侍郎程敬贤跪下。

如此,程若谷虽然没有下跪,但是儿女已经替他表态。

梧州知州温川柏任期结束回京,才被授户部侍郎,也在殿中,他自然是站沈雁归的。

殿中半数朝臣都跟着附和,就差说一句“臣愿追随王妃”。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如此顺从,尚有一些朝臣选择观望,仍站着,没有表态,譬如尚书令蔡崇、御史大夫邹诤言。

蔡崇看了眼施展,施展不负所望,直言不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