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案件之多、涉案人员之广,短时间内无法将所有人定罪。
沈雁归和墨承影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便整理了现有的罪证,先处置了主犯和主从犯。
“判了!判了!”
布告张贴出来,老百姓敲锣打鼓、奔相走告,“狗官郁顾明抄家灭族,四日后问斩,一个不留!”
“还要容那狗官再活四日?真是便宜他了!”
“不,郁狗官没那么轻松!”
“怎么说?”
“郁狗官被判凌迟,据说是从京城寻来的老刽子手,能叫人千刀不死。”
“该!”、“就应该这样!”
“对付这种畜生就该如此!”
“只可惜不能让我在它的狗头上踩两脚。”
“可知那狗官何时行刑?老子要带上馒头坐在他跟前,看着他咽气!”
有人想到那个血腥的场景,便吃不下饭,“你也不嫌恶心?”
不等前面那人说话,旁边另一人先抢了话,“恶心?老子恨不得拿馒头占它的狗血,还恶心?”
“就是!最好咱们在旁边架几口锅,那边割一刀肉,这边便立刻下锅,当着他的面,将他吞下去!再给他拉出来!”
“狗东西!他也有今天!”
“骂他是狗,狗都嫌晦气!就是一坨狗屎!”
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语,虽然个个咬牙切齿,声音里却是无法掩饰的愉悦,他们相约明日一同观礼。
“来啊!快来看啊!郁家人都被抓了!”
又是一阵急促的锣声,不少人被吸引过去。
郁府被抄、郁家老老少少全被关在囚车里,由镇守军押送,老百姓一路跟着到了街心,镇守军四散,拉开一个包围圈。
郁家人在此处示众。
大家鼓掌欢呼,虽然镇守军已经下令,不允许扔臭鸡蛋,但还是有人忍不住,从人群中伸出胳膊,趁镇守军不注意,往笼子里丢烂菜帮子。
无论好事还是坏事,总会有那么些个人,发表些“清醒言论”,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好似众人皆醉他独醒。
“那小娃娃瞧着还没有十岁,这么小应该没做过坏事,也要杀吗?”
沈雁归与墨承影换了身行头,低调出现在人后,恰好听到有人不合时宜的菩萨心肠。
还有人附和:“没想到王妃看着柔柔弱弱,这般心狠。”
第334章 恩科
“越往高处风越大。”
墨承影握着沈雁归的手紧了紧,示意她不必在意这些话。
律法虽未明言不杀幼童,但是大夏以仁孝治天下,历代先王在问罪朝臣时,多半会宽恕其家中老幼,以彰仁德。
于圣人之礼,将合族老小尽灭,确实不仁道。
在下令处置郁顾明及郁家之前,沈雁归也经过深思熟虑,但她始终认为,对人施仁政,对非人,就该用非常之手段。
法,因事而异。
若墨守成规,为一己之美名,对非人,亦用仁法,便是对人之不仁。
郁家人享受郁家之利,小儿五岁便在府中以凌虐下人为乐,犯错惹祸人人夸,大祸临头却要抽身其中,言其年幼无知,不该被牵连。
天底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
换言之,郁家小儿是人命,那些被郁家所害的平民之子,就不是人命吗?
享其利、受其祸。
一个从根上烂掉的东西,难不成留着,等他长大再去祸害旁人?
还是给他机会,以后来京寻仇?
斩草就得除根!
沈雁归无悔自己的决定,自然也不在意。
“这算什么?纪州百姓还说我是吃人肉、喝人血的妖精呢。”
沈雁归看了眼前排的百姓,将下巴放在墨承影肩上,“不过若是眼前这位小郎君喜欢,便是妖精,我也做得。”
刚才吃过陵州花蜜的她,说话时,有意往墨承影耳边吹气,当真吐息如兰。
“卿卿。”
墨承影幽幽转过脑袋,沈雁归感觉腰间一紧,两人半身相贴,接着便听他在她耳旁道:“你、完了。”
忙碌这么多天,今日他本就不想出门的。
最好是连床也不必下。
是沈雁归说明日便要动身离开,想来陵州城街上逛逛,瞧瞧那些个坑蒙拐骗的小年轻可还在。
软磨硬泡好一阵,他才勉强陪她出来的。
这会子得了这个信号,他少不得要回去硬磨软泡。
耳边还有声音在说“难怪都说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连黄口小儿都不放过”云云,墨承影将手放到唇边,正准备吹哨,唤来青骢马。
谁知身后百姓骚动。
他赶紧抱着沈雁归让去一旁。
人群里传出一声质问,“一群莽夫,你们怎么敢打人?我可是秀才!”
“‘你们’?”沈雁归踮脚往人群一瞧,“瞧着似乎被群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