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载着江佩蓉母女,一路进了王府,暂且安置在栖梧院的「花晨月夕」。
“我离京之后,府上的事情,便由绿萼打理,青霜和春褀夏安秋绥冬禧,则分别跟在夫人和郡主身边伺候……”
从栖梧院回来,沈雁归便开始吩咐之后的事情。
几个丫鬟一听,互相看了一眼,七嘴八舌道:
“王妃的意思,离京不带我们?”
春褀道:“此去凶险,绿萼和青霜不懂武功,留在府上也就罢了,我们四个能够保护王妃安危,绝不会拖后腿。”
“什么叫也就罢了?我厉害着呢!”
青霜不乐意了,“若没有我,王爷和王妃的计划哪能顺利进行?我被关这些日子,那秦湘意图不轨,还是我杀的呢。”
这倒不假。
秦湘得了赫连珏的授意,在府上寻找青霜,想多个要挟沈雁归的把柄。
她寻人的本事不赖,很快便将人找到,大半夜想要将青霜打晕带走,结果反被青霜一花瓶砸中了脑袋。
位置特殊,当场毙命。
绿萼一听,“合着照你们这样说,便就我多余是吗?”
夏安:“府上事情多,离不开绿萼姐姐,这次便由我们贴身跟着王妃。”
青霜:“我自跟了王妃,还不曾与王妃分开过,我也要去!”
绿萼:“怎会没有分开过?这不才分开一个多月吗?”
房间里女使吵吵嚷嚷不算,杏儿匆匆进来,说是冯婉言求见。
“她这时候来做什么?”
反正里头也没有吵出结果来,沈雁归索性先见冯婉言,静一静耳朵。
“我去书房见她。”
杏儿出去回话,沈雁归披了件衣裳,去了隔壁小书房。
冯婉言一见着王妃,便直接跪下,双手平展交叠,规规矩矩行了个大礼。
沈雁归有些诧异,“你这是……有所求?”
“王妃英明。”
冯婉言再拜,直起身子道:“听闻王妃不日便要离京,妾身有个不情之请,还请王妃应允。”
沈雁归并不急着答应她,“说说看。”
“太后和太皇太后都已经被处置,妾身无用之人,留在王府也是碍眼,想请王妃允准……”
“送你去京郊别院?”
冯婉言跪着挪到沈雁归脚边,抓着她的衣角,泪光盈盈道:
“王妃姐姐,带我离开京城吧,我不要再当冯婉言了。”
看样子纪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大家都想跟着去。
转回头,沈雁归将此事同墨承影说了。
“冯妧清虽还没死,大抵也是不会相信冯婉言,甚至还可能会怨怪她,她若去京郊别院,被冯妧清知晓,必定不会留她性命,只是——”
“你我轻装简行、骑马离开,如何能带她呢?”
墨承影不想带她,甚至压根不在意她的死活,理由很多。
这是最名正言顺的一条。
纪州水患发生在七月上旬。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不仅让粮食歉收,洪涝过后,流民激增,前世地方官员没能好生处理,影响周边数十州县,甚至一度发生暴乱。
这么大的事情,赫连珏不可能不知道。
为防不轨之人利用天灾生事,他们决定虚晃一枪,对外宣称六月初摄政王南下巡查,等到五月下旬的时候,做个离开的假象。
而实际上,沈雁归和墨承影这个月末便动身出京。
两人两马,微服出行。
不仅可以探访沿途民情,也可以监察地方官员,了解政令实施的情况。
“南下的车马若被人发现是空的,怕也会增加我们行路的难度。”
若是被人知晓摄政王身边护卫不足,难保不会有人趁机暗害。
沈雁归提议道:“不如让冯婉言假扮成我,坐仪驾、走官道,苍旻带兵护送,掩人耳目,如何?”
确实没有人能比冯婉言,更适合扮演王妃。
成全她的心意,也圆了自己的计划,倒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只是她此行南下,生活未定,贸然带着弟弟也不方便,沈雁归想着,等她在南边站稳了脚跟,再命人将她弟弟送过去。
于墨承影而言,只要不跟自己和卿卿走一路,他都不在意。
只是提了一句,“府兵护她六月初走,苍旻五月下旬先行。”
如此,三路人马虚虚实实。
摄政王即将南巡的消息出来后,锦绣坊掌柜杜清徐亲自过来。
“王妃神算,去年末各地官府纷纷出面囤粮,导致民间粮价攀升,建仓成本太高,我便依着王妃的意思,减粮收药。”
这倒不是沈雁归神算,让各地府衙出面囤粮的命令,是墨承影下的,就在他们成婚后半个月左右的时候。
有衙门那边囤粮,沈雁归自然就不必挤在一块儿去抢粮,只是简单建了两个,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