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堂叔再次仔仔细细打量老者。
没从记忆里找到半点熟悉。
老者见他这陌生的眼神,苦笑又冷厉,他摸了摸自己这张说是七十岁也有人信的脸,对林欢道:“我今年,其实才四十五。”
林欢闻言动作一顿,视线在老者脸上扫过,张了张嘴,没说话。
算了,不说什么话刺激他了。
“我姓张,小名二柱子。”老者望向二堂叔,笑问,“杨狗子,有印象了吧。”
林欢腹诽,农村里姓张又排名第二的,随便喊个张二柱,有七八个人同时应声,那个年代,都喜欢柱子。
柱子有用又坚实,很符合农村老太太的朴实愿望。
不求儿孙大富大贵,只求儿孙一个个的,都长得又高大又健康,能养家,和柱子一样。
二堂叔没那林欢那么多想法,只一个劲回想,他们郑家遇到过哪些张二柱。
一张张张二柱的脸在脑中浮现,又一一和眼前老者比对,最终,时光回到四十年前,映在那张模糊的瘦骨嶙峋的小脸上。
“张,张二柱?”二堂叔不太确定地喊。
第59章
“是我。”老者微微一笑。
“部队里张叔叔家的张二柱?”二堂叔再次问。
“对, 是我。”老者冷笑,“认出来了?看着我如今的脸,你有没有点忏悔之意?”
二堂叔盯着他, 震惊。
二堂叔本来也不确定这个张二柱, 是不是他幼时见过的张二柱, 只是他见过的那些张二柱,和他家都没有什么仇恨,不仅没有仇恨,反而父母辈都有交好。
虽然后来没多少联系,但他们的脸, 他都有印象。
唯有幼时见过的那个张二柱, 自他随养父离开部队, 再没见过, 容貌十分模糊。
谁知,还真是他。
不过那个张二柱, 和他家应该也没仇恨才对。
那个张二柱与他一样, 是部队遗孤, 他被养父收养,张二柱随爷奶回到乡下。
当初担心张二柱碰到与他一样的情况, 他爷奶也虐待烈士遗孤, 养父和部队里其他叔叔,有假期就会过去看看,没假期就拜托已经转业的叔叔看顾。
不过不同于他爷奶叔婶,张二柱的爷奶叔婶伯伯娘人还不错,虽然不能让张二柱活得像城里人一样光鲜亮丽, 但也没虐待他,家里人有的他都有。
他爷奶更是怜惜他爸早亡, 对他多有一份怜惜之心。
养父转业回乡时,还特意去看望了下他,那个时候,他虽然身上穿的衣服有补丁,但还算干净,身形消瘦了些,但更坚实活泼,没有羸弱感,这说明,他爷奶对他还算不错。
只要没有特意磋磨,部队就不会管,所以养父了了一桩心事,辞别张二柱爷奶准备离开。
谁知张二柱偷溜过来,问养父部队有没有叔叔阿姨愿意收养他。
养父以为张二柱家虐待他了,问他爷奶家哪儿对他不好?
张二柱说,天天要干活,要照顾弟弟妹妹,没有肉没有蛋吃,没有新衣服穿,没有自己的房间住等等。
但经过养父调查,他所谓的天天要干活,是指捡稻穗,挖野草,挖蚯蚓等,事实上这些活只是张家为了让他不乱跑圈在眼皮底下才让他干的,他不干疯玩张家也不会说什么,而且,张家其他兄弟姐妹也一样干。
所谓的照顾弟弟妹妹,其实只是让他在和弟弟妹妹玩的时候照看下,那些弟弟妹妹,更多的还是他上边的哥哥姐姐照顾。
所谓的没肉没蛋吃,只是没有顿顿肉顿顿蛋,张家偶尔吃肉吃蛋,从没落下过他。
所谓没有新衣服穿,是让他捡哥哥姐姐没多少补丁的衣服穿,若他哥哥姐姐衣服太破,会绕过他让更下边的弟弟妹妹穿,给他做身新衣服。
相较张家其他小孩,他活得不知要好上多少,他爷奶怜惜他爸对国家牺牲,对他多为偏疼,怕其他儿子生外心,硬说张二柱是一家,他们家有的,张二柱家也得有,这是公平,又提起三儿子之前当兵的那些年,给家里寄了多少钱。
可以说,张二柱在张家日子过得不错。
只是,这样的日子,比起部队,自然不如,张二柱怀念部队的日子,自然嫌弃张家的生活处处不如意。
养父再次确定张二柱在张家没有受虐待,拒绝了他。
张二柱又不是没有至亲亲人,又不是像二堂叔一样,至亲亲人虐待,不收养就活不下去,张二柱亲人心慈,对他又看重,部队的人强行要收养他,岂不是抢人小孩?
还是以权势压人?
谁会这么做?
部队也不会允许有人这么做。
之后养父离开,当年交通不便,渐渐的也失去过往旧人消息,张二柱这事,早已消散在时间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