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的,她的不爽和遗憾,似乎就少了许多。
海滩上。
一名小少年在海水的冲击下惊醒过来,睁开眼看到四周即将要淹没自己的汹涌海水,一骨碌爬了起来。正想离开海边,视线触及到身边快有他半个人高的框子。
一些记忆也随即出现在脑海里,他隐隐记得,他好像帮助了一个人,对方答应救他的父母,叔伯,可惜他们去晚了。
他的父母,叔伯已经被海兽吃了。
那个人杀了海兽,带他回到了这边。为了感谢他的勇敢,留下了一些钱和物质。
少年摸摸他肩膀上多出的半旧黄挎包,耳边似乎响起了一道声音:“好好学习,你父母会保佑你考上大学,改变命运的。”
小少年看着大海,正愣神,背后忽然传来呼唤声,他转过身,就见大伯母和三婶,正带着两个妹妹,以及堂弟堂妹们慌张的往他这边跑。
“大海啊,你别想不开。大伯母已经知道错了。”
“大海,婶婶错了,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婶婶可怎么向你死去的爹娘交代啊!你们家可就你一个顶梁柱了啊!”
“……”
火车进入N省开始,天气再次变得恶劣,迎雪逆风前行的结果就是,速度跟乌龟爬也差不多了。
如此走走停停,终于在张坤水回到火车上的第三天早上,到达了华安市。
张坤水没有回老家,带着两个便衣军人到了他位于市里的房子,两个便衣看到被大雪堆满的院子,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帮他将房顶上,院子里的雪打扫干净了,这才带着他准备的两罐子带鱼,沙丁鱼罐头,海带小咸菜,和一包三合面馒头离开。
他们本来不想要的,可是对方威胁他们,要是敢不要,就跟着他们继续上车,再回去。
两个军人无奈,只能收下了。
其实张坤水本来想要留他们住一晚,可这年代男女大防严重,不得不看着两人的身影,消失在大雪中。
“也不知道两人要在火车站等多久,才能遇上返程火车!”张坤水看看天空叹息,虽然他在二人的身上各加了一道防御法术,帮助御寒,但这世界灵气稀薄,随着时间的延长,灵气散去,以灵气凝聚的防御符肯定会消散。
实体防御符什么的,张坤水倒是想送,无奈以这年代的情况,只是想想就知道送不出去。
大雪洋洋洒洒,下下停停。住家属楼的工人只需要集体打扫家属院;住瓦房的几乎每隔半天,就要集体出门扫房顶雪。
张坤水抽空回家看了一眼,确定家里和外爷那边都没什么问题,就放心的在出租屋蜗居了。
散漫了一个月,忽然安静下来,感觉写小说,画漫画的灵感如汪洋潮水一般。张坤水趁感觉好干脆奢侈一把,让小龙开启了时空屋,狠狠在里面写了几个月小说,画了几个月漫画。
等到‘油尽灯枯’,‘江郎才尽’,如同‘游魂’一般飘出创作空间的某人,只觉得这辈子都不想再写小说,画漫画了。
为了纾解这种‘我废了’的心情,在没有后世手机和电脑全方位音频轰炸的情况下。某人只能自己给自己找刺激。
先去市郊东窜西窜换了几万斤咸菜疙瘩,白菜,菠菜;又去省会,将之前说好的莲藕一一收割。
换莲藕的时候,听某位在市里上班的干事说,本省有地方盛产木耳,今年一直没卖出去,赶紧去了。
果然,大雪封印,木耳运送不便,好几个公社的木耳,在交了公粮后,至少五分之三都堆在家里或大队部。
张坤水晃悠了一圈,仗着雪大的便利,干脆直接跟各大队大队长兑换。
“一斤木耳兑一斤粮食,虽然我要占点便宜,但我这面粉绝对是最优质的面粉。另外,每换百斤,我再给你们加十斤面糠。怎么样?”
“好好好。”某生产大队队长高兴的不行。木耳这东西,在这年代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算奢侈品了,干货能卖到三毛或三毛多一斤。可那是平常,现在这天气,东西运送不出去,他们这边家家户户都快断粮了。
“小伙子,谢谢你啊!这是我们自家的一点心意。”张坤水跟一位大队长刚刚换完五千斤粮食,大队长的老母亲就冒雪提着一袋子蘑菇干走了出来,“都是自家晒的,选得好蘑菇。你拿回家去尝尝。要不是你啊,我们这村子可就要断粮了。谢谢你啊,家里实在是没什么好东西,这个是我自己种的一点糯米酿的黄酒,不多,你也拿回去尝尝。”
“还有这些。”大队长媳妇又提着一大筐子白菜出来,“自家种的,山里的菜,你别嫌麻烦。”
张坤水抬头看看大队长和屋里的几个村干部,见没人阻拦,便点头笑道:“咱老百姓种点东西都不容易。既然大娘和大姐看得起咱,那咱也不能小气了。不知道你们吃不吃猪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