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武将就是李将军家的二公子,名晏修,现任京锐营五品郎将。
“见过宁世子,见过明安郡主。”
宁璟瑞虚扶起二人:“秦都司,李郎将不必多礼,请坐。”
“多谢宁世子。”秦熠和李晏修应声坐在宁璟瑞下首。
待侍女们奉上茶水,宁玉瑶客气地开口:“为了一盆花特地邀李郎将百忙之中跑这一趟,明安深感不安。”
李晏修连忙说道:“郡主言重了,不过是一盆花,承蒙郡主抬爱。”
坐在一旁的秦熠,虽然对花的事情感到好奇,但也知道现在不是打听的合适时机。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没有说话。
宁璟瑞也注意到了花农手上那盆鲜艳的花朵,他心中有些诧异,此花虽然娇艳,但长公主府与诚国公府中的花卉品种繁多,不乏比这更娇美的,为何妹妹对此花如此执着?
宁玉瑶看向捧着花的花农,问道:“你可了解此花?”
花农小心翼翼地将手上的花放在地上,跪下哒道:“回郡主,春玉娅是奴才家乡的一种花,奴才对其还算了解。”
“如此甚好,”宁玉瑶点了点头,转而笑着问李晏修,“李郎将可否让花农在长公主府小住几日,好让他教会我府上花农侍弄这春玉娅。”
一个花农罢了,自无不可,李晏修满口应下。
*
“殿下,上次送给皇后的春玉娅香味应该淡了,您看还要再继续送吗?”二公主身边的宫女月榕取出调制好的香包呈到祁夕滢面前。
祁夕滢接过香包,放在鼻下轻嗅,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当然要送,母后既然喜欢这股香味,女儿当然要好好尽这份孝心。”
第26章 归霞草
秦熠和李晏修告辞后,宁璟瑞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瑶儿,这花有何特殊之处?”
宁玉瑶轻轻拨弄着花盆中娇艳欲滴的红色花朵,听到哥哥的话,她抬起头笑了笑:“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是合眼缘吧。”
宁璟瑞看着妹妹的神情,知道她没说实话,无奈道:“罢了,你喜欢就好。”
宁玉瑶站起身,示意花农抱着花盆,浅笑着对宁璟瑞说:“哥哥难得休沐,别在这里跟我耗着了,快去陪陪嫂子吧。”
“促狭,”宁璟瑞用指尖弹了弹宁玉瑶的额头,叹息道,“有事别自己憋着,家里这么多大人,哪里需要你个小姑娘操心。”
宁玉瑶心中一暖,笑着点点头,意有所指地说:“知道了,哥哥,别急,你操心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宁璟瑞失笑,明白妹妹指的是自己的三个孩子,那还真是有操不完的心。
宁玉瑶领着花农回长公主府。
路上,她随口问跟在后头的花农:“你说这是你家乡的花,你祖籍是在何处?”
“回郡主,奴才是慈州丹昌县人,”花农恭敬地答道,担心明安郡主不知道慈州的位置,补充道,“慈州在大宸的最南边,老奴的家乡丹昌县则紧挨着大宸的边界,再过去就是南昭国了。”
宁玉瑶沉吟:“南昭……”
“对,就是南昭。郡主,说起来,这春玉娅在大宸只有慈州才能看到,但在南昭,这花可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
宁玉瑶脚步一顿,恰好走到一处凉亭外。她进了亭子坐下,问:“为何只有慈州和南昭才有这种花?”
说起养护花草,花农便不再拘谨,详细地解释道:“启禀郡主,这植物生长最重要的东西无非就是气候和水土,慈州和南昭所处的地界雨水充沛,土地湿润,那里天气炎热,春秋两季极短而夏季时间很长,春玉娅的生长正需要如此湿润又炎热的气候,缺一不可。”
宁玉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问:“那在雁京养这春玉娅可容易?”
花农摇摇头,有些惭愧地说:“奴才不敢夸口,但奴才确实花费了数年时间才养出来五盆春玉娅,而顺利开花的只有三盆。”
宁玉瑶又问:“这春玉娅的花香如此清雅,慈州人为何不将它做成香料贩至雁京?”
“郡主有所不知,春玉娅的花香确实怡人,且兼具凝神静气的效用。慈州的商贾也确实想过将其制成香料,但此花极为娇气,一旦晒成干花,不出月余,其香味便会渐渐消失。因此,春玉娅制成的香料仅能在慈州附近售卖。而慈州到雁京城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恐怕春玉娅还未送到雁京,其香味便已消散了。”
听到这里,宁玉瑶陷入了沉思。
她心中疑惑,既然无法从慈州运送至雁京,且鲜花养护不易,那么一直在深宫之中的二公主是从何处得来这春玉娅?又为何大费周章地将其做成香囊送给舅母?难道真的只是因为它的凝神静气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