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夫人这才松开秦熠,她擦了擦眼泪,赶紧推秦熠去正院,“快去看看祖母,这两年,祖母一直都很担心你,日夜盼着你回来,你可一定要好好陪陪祖母。”
秦熠点头,快步走到正院。秦老夫人正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焦急地张望着。秦熠鼻头发酸,出去两年,祖母如今愈发苍老了,曾经挺直的脊背已微微弯曲,头发也更加花白,
他冲上前,双膝跪地,在秦老夫人身前重重地磕了个头,“孙儿不孝,让祖母担心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秦老夫人一边抹着眼泪,一边伸出颤抖的双手扶起孙子。她的眼中满是慈爱,并未责怪他。
秦熠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扶着秦老夫人向屋内走去,秦夫人和秦秀灵也跟在后面走了进来。现在,除了仍在宫中的秦柏,一家人总算又团聚了。
待秦老夫人坐下,秦熠没有好好坐椅子,只是坐在主位的脚踏上,挨着秦老夫人的腿。
秦夫人看着秦熠仍未加冠的束发,“你已经二十一了,过几日办个加冠礼,如何?”
秦熠生在八月二十七日,本应去年就行冠礼,结果去年二十岁的时候遇上刺客不知所踪。如今回来了已经是十一月了,确实不宜再继续拖下去了。
秦熠笑嘻嘻道:“不急,儿子还得出去一趟。”
秦老夫人轻抚孙儿头发的手一顿,轻声问道:“怎么刚回来就要出去。”
秦老夫人嫁进秦家已经四十余年,年轻时,她在家中日夜担忧着战场上的丈夫,中年时,又亲自送儿子去边关,等到老了,还要在家中牵挂着孙子孙女。
虽然秦家满身荣耀,但其中的苦楚只有她自己知道。
有些事秦熠不能说,他只好嬉笑着扭头看向秦老夫人,“雁京天凉了,孙儿想去南边打一对大雁。”
大雁象征着忠贞不渝,秦熠亲自打的大雁,代表着他的承诺。
屋内女眷们哪能不知道秦熠没说实话,但她们也不会多问,只是顺着他的话打趣道:“哟,秦小将军这是瞧上哪家的姑娘了,还巴巴地跑去南边打大雁。”
“哎呀,娘,您明明知道的。”一向厚脸皮的秦熠,在谈到婚嫁之事时,却脸颊微微泛红,有些带上了一丝羞涩。
“娘可不知道,你要是不说就别怪娘乱点鸳鸯谱了。”秦夫人老神在在地饮了口茶。
“就……就是明安……”秦熠知道母亲在逗他,但也只能垂着头,支支吾吾地说道。
果然,此话一出,秦家祖孙三人笑得前仰后合。
秦熠只能无奈地等着这三个自己惹不起的女人笑够再说正事。
他看着眉间带着一抹轻愁的秦秀灵,眼睛一转,问秦道:“阿姐,你要不要跟我去南边玩一玩,我们跑快点,应该能赶上过年。”
秦老夫人婆媳两对视一眼,她们从秦熠的话中听出了一些端倪。看样子秦熠这趟出去虽然紧急,但并不危险,不然不会叫上秀灵,既然这样,她们便放心了许多。
秦秀灵闻言不由得有些意动,她出嫁前一直待在雁京,嫁去定州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过。现在能有机会去南方,却又放心不下母亲和祖母,犹豫着没有回答。
“秀灵想去便去吧,现在叛乱已平,你不用担心我们。”秦老夫人哪能不知道孙女在雁京过得不痛快?她希望孙女能够有机会出去散散心。
“去吧,你父亲也在家中,不用担心。”秦夫人也劝道。
“那我去收拾东西。”既然祖母和母亲相劝,秦秀灵不再纠结。她兴高采烈地起身回自己院子收拾东西。
看着女儿欢快的背影逐渐远去,王管事此时也静静地站在门外。
秦夫人拿起手中的帕子,轻轻地擦去秦熠脸上的血污,“你也赶紧去梳洗一番吧,王管事在外面等着,想必他们已经准备妥当了。”
“祖母,母亲,熠儿先走了。”秦熠再次给秦老夫人磕了个头,然后他爬起来,蹭到秦老夫人身边,“祖母,你可要记得帮帮孙儿!”
“记得记得!”秦老夫人笑呵呵地应着。
秦熠这才心满意足地窜了出去。
“一转眼孩子都长大了,惦记着娶媳妇了。”秦夫人看着儿子依旧没个正形的背影,无奈地摇头笑道。还特地求祖母寻个全福太太来当冰人,替他说媒。
“这冰人的人选可得好好挑一挑,到时候你记得跟长公主殿下通个气。”秦老夫人拍拍儿媳的手。
秦夫人应下,却忽然想起今日来人通传消息时,好像并未有人提起过长公主殿下。她小声道:“殿下似乎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