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很快开始商量具体事宜,得知何辛打算三天后出发,葛月爽快地应道:
“行,你那边要过来几个人?
何辛想了下,“营销部的几个编辑,再加上宁老师和两个摄影,差不多七八个人吧?”
葛月答应得爽快,“OK,到时正好给你们安排一辆中巴。”
何辛说着又想起一个关键的问题:
“对了,月月,你之前不是说,认识几个电影学院毕业的朋友么,能不能帮我问问看,有没有人愿意过来拍摄的,演出费那些都可以谈。”
“还真有。”
葛月不假思索道,“如果时间不长的话,我可以帮忙介绍。”
“就是个短剧,最多一周就能结束。”
“不过,”何辛不免好奇地多问了一句,“你都不问下他们的档期安排吗?”
“档期?”葛月扑哧一笑奥,“都是些小糊糊,哪来的档期,只有空当……”
“现在的娱乐圈,就算是电影学院毕业的也没戏拍,毕业即失业的大有人在,还有朋友实在找不到工作,一直在横店做群众演员,混口饭吃。这次的兼职,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好很好了。”
好吧,何辛也不知道现在演艺圈居然这么难混,又和葛月聊了一会儿,就开始为这次的青海之旅进行各种筹备了。
说真的,之前看宁舒那还没变成铅字的原稿时,何辛就对这个地域广阔的省份充满好奇。
当时在甘肃的时候,她本打算顺便去旅游的,后来忙着“菜新鲜”的事,又因为某个意外事件,就把去青海的事给忘到脑后了。
现在,她心情也早就恢复如初了,趁着出差的名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想想都很期待呢。
*
原本订的是三天后出发,但何辛发觉,平板的办公室似乎无法激发创作灵感,就临时决定,立即出发去青海。
等晓琳等人意识过来,星辰文化一行人已经到了青海,入住了葛月安排的酒店。
大家在酒店稍作休整,就开始开小会,打磨这次的剧本。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宣传推广,营销部的众人早已对《草叶与星空》的内容烂熟于心,就差能背诵了。
一听说要根据这本书改编出一个简单的剧本,几个编辑倒也没觉得很难,毕竟大家都是有一定文学素养的,根据原书改编个短篇故事还是不成问题的。
更何况,与枯燥地坐在办公室里相比,直接身处原作所描写之地,这种感觉确实很不一样。难怪有些作家没事就喜欢出门旅行呢。
只是,出版业总体氛围相对保守,不太提倡创新,做久了编辑,思维容易被局限住,虽然营销部的几人身在青海,但写出的剧本,像白开水一样平淡。
何辛翻看着剧本,也有些无奈:
“我是让你们写治愈点的剧本,但没让你们写让人催眠的剧情啊,姐妹们,醒醒啊,治愈不等于无聊,也不等于平淡啊!!……”
见大家都有点受打击,她赶紧话锋一转,将剧本里的优点都夸了一遍,鼓励道:
“大家大胆写,什么脑洞都可以,神展开也没事,想想我们要展现的女性力量,想想girl helps girl,女性和女性之间彼此治愈,多么美妙!”
经何辛这么一点拨,几人豁然开朗,经过一番修改,剧本很快从之前的寡淡风景片,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有美景、有悬念、有共鸣的治愈故事。
“哇,改得太好了!加油,”何辛翻着剧本,给她们鼓劲,“就按这个方向再改改,改完请你们去吃大餐!”
在美食的诱惑下,这次的剧本顺利定稿,何辛也带着大家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顿当地的特色美食。
什么烤全羊啦,耗牛肉啦,如意发菜啦,酿皮老酸奶啦,白条手抓啦,青海三烧啦,直吃得众人大呼满足!
而在这时,原作者宁舒也看到了剧本。
她惊讶地发现,这部根据自己作品改编的短剧,实际上只采用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原作内容,其余的部分,都是新增的剧情线。
作为这本书最早的粉丝之一,何辛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为了增加短剧的吸引力,我们借鉴了网络短剧的短平快的节奏,在剧情上做了些改动,时间仓促,可能有很多不足,宁老师,你要是有什么意见尽管说。”
宁舒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何辛她们已经尽量地尊重了原著,没增加什么狗血或不适的内容,新增加的主线也很有意义。
再说了,作品一经发表,作者就已经失去了主导权,无法控制自己的作品如何被他人理解和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