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辛把为什么要创立星辰文化的来龙去脉大致讲了一遍,又说了下会给到的福利待遇等她认为对方最关心的事。
岂料,当听到优厚的薪资涨幅后,许书憬完全没有动容,反而问道:
“那么,何总对于公司员工的要求有哪些呢?”
“呃……”何辛一时有些卡壳,试探着说道,“热爱书籍、不受市场影响,做出真正的好书?”
这些话实在有点假,她自己说着说着都乐了,索性诚实一点:
“不瞒你说,我对星辰文化的期望很高,我希望星辰不仅能出好书,而且能将这些好书变成超级畅销书,用良币驱逐劣币……”
许书憬静静地听着,面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等何辛说完了,她没有发表任何感想,而是打开放在一旁的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一本书,轻轻放在了何辛面前:
“何总,我想请你先看一本书。”
何辛不明所以地将书拿了起来,小心翼翼地翻了几页,然后就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许书憬:这是啥意思?
“您觉得这本书怎么样?”
何辛闻言,看了看书的装帧,封面很有品位,她喜欢;又看了看书的内容,嗯,好像讲的是一个社会学家,花了两年时间研究纽约某个街区的人行道的事情,似乎还挺有趣?
她把自己的看法如实地表达了出来,“我觉得这本书挺好的,封面和内容我都喜欢……不过……”
何辛讲了半天对书的观感,许书憬一直没什么反应,直到这时,她淡定的脸上才出现了些许好奇:
“不过什么?”
何辛其实不太好意思在一位专业人士面前班门弄斧,犹豫了下,还是说道:
“可能我比较外行哈,我就是觉得,这本书其他都挺好的,但这么厚的书,为什么要做成胶装呢,这样翻页也太费力了,严重影响了阅读体验……”
她说着还拿自己举例:
“像我平时看书都是边看边动笔,所以更喜欢能够平摊的书,这样做笔记比较方便。”
“这本书的纸张这么好,却是胶装本,总觉得有些割裂……如果为了做笔记而硬是把书一页页摊平,就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折痕,简直要逼死强迫症了……”
话说到这,何辛突然意识到这本书就是眼前的人做的,赶紧找补道:
“我没有说这本书不好的意思,只是感觉有点可惜,这本书本来可以做得更完美。”
“我懂你的意思。”
一直沉默不语的许书憬突然开口,脸上的笑意也更深了:
“何总的建议很好,将这本书做成胶装确实是我们的一个遗憾,但为了降低成本,有时只能做出一些妥协。”
“如果是星辰文化的话,绝不会有资金问题!”何辛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这话有点过于直白,淡定如许书憬,都不免目带几分惊诧。
何辛却不管这些,此时她心中所想只有:
这个许书憬绝对是个靠谱的人选,而自己能吸引到对方的,可能只有花钱的自由了。
于是,她非常厚脸皮地向对方暗示了下自己的财力,以及自己对员工一贯的放任和大方,还被说完,就见许书憬微微一笑,打断她道:
“何总,不必再说了。”
何辛一时愣住,对方这是拒绝了?难道自己这么快就出局了么?
她还想垂死挣扎一下,正在绞尽脑汁地想其他办法,就听许书憬继续说道: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会带着我的团队,加入星辰文化。”
啥?她没听错吧?
感觉像是突然被一块大饼砸到的何辛,且惊且喜,愣了半天,忽的冒出了一句:
“能今天就签合同吗?”
许书憬莞尔一笑,“可以,如果何总很急的话。”
何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嘿嘿,其实也没那么……急。”——才怪。
一开始见到许书憬,她就觉得对方气场不一般,还以为对方会对新东家的要求特别高,像自己这种平时看书不太多的人,估计会让人觉得不靠谱吧?
没想到,许书憬居然答应得这么爽快?
也许是何辛脸上的表情过于精彩,许书憬突然解释道:
“出版一本书的定调者,只需要一个就够了,作为老板,并不需要懂得很多专业内容,只需要尊重编辑、尊重书籍本身即可。”
她边说边意味深长地看了看何辛,“这也是我选择星辰文化的原因。”
*
数日后,曜石图书果然官宣停运,还一度上了热搜。不少媒体纷纷发表相关报道。
“知名出版公司曜石图书官宣停运,出版百余种图书几无烂书引读者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