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不论贫富出身的布局,不出一两年天下被士族垄断学识的亘古不变,将会被打破。
无数寒门,甚至低贱的奴隶都可以读上书认识字,脱胎换骨。
可对于大世家来说,这就是在侵占他们的利益链。
士族如何会忍让,必定会将大庆视之为生死仇敌,不死不休啊!
荀琚一时急切,说实话,呆在大庆这些时日,他真的不想这处世外桃源被世家的沟壑怒火给毁灭。
“先生,我家主子有请!”
突然从街角走出来一个黑袍男子,荀琚一惊,意识到自己的行踪,怕是从一开始就在这大庆之主的眼中。
这般可怕的掌控力,可笑他庸人自扰竟是担忧。
想来,能将此荒凉之地治理如此,潜龙在渊,有常人无可比拟的耐性,又怎会考虑不到,放开学识垄断这点背后的风险。
再想想那关卡上的雄伟碉堡,与纪律严明一身银光铠甲的兵将们,荀琚笑了,他甩甩衣袖,自是洒脱朝前迈步。
大庆的教育体系一夜之间就翻天覆地,原本顾斐就在为全民教育做出努力,如今有了荀琚的加入,以及他附带过来的师资力量鹿鸣书院的诸多学子。
大庆很快就搭建起了学前小初高中大学的教育结构,当初特意腾出了地区,为的就是给未来的学校建设。
更加惊喜的是荀昶愿意献出家中的万千藏书,虽然明面上没有公诸于众的站队,这一点顾斐与荀昶商定一致。
荆州如今因为同盟讨伐逆王,局势非常复杂,所以这个时候,荀氏大咧咧的说我们有主公了。
那会让所有大世家以及王族的目光聚集在大庆,说不定原本要讨伐的目标还会换一换!
眼下在讨伐未开启之前,在盟军兵力未被北面拖住之前,大庆在暗处发展自身,才更有利可图。
另一方面荀氏在鄂州可互为掎角之势,待大庆举兵摘桃的时候,再来个里外接应。
“老师传来密信,让tຊ我等师兄弟立即前往这大庆。”
荀琚为师道二十载,自是收下过几个天分不错的弟子。
如果是之前的和平年景,读书自然是为了考取功名卖于帝王家。
高官厚禄青史名留,但现在的读书人遇上了一个窘境,就是读书得不到回报了。
尤其是鹿鸣书院,这些穷苦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别说什么冠冕堂皇的,他们就是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
没有回报,读书不要花费吗,到最后穷苦人家又能承担到什么时候。
没有名誉,地位,财富的回报,那注定要放弃读书这一路子。
像能被荀琚收为亲传弟子的大多真是为了学问喜欢读书,但再喜欢,饿着肚皮难受的时候,文字也饱足不了。
像以前还能下山抄书,挣些笔墨吃食,现在大伙都艰难,这抄书的活计难得了。
“大师兄,这大庆是什么地方,老师他不回书院了吗?”
他们师兄弟总共七人,问话的是最小的范明,年十三,不知是被谁仍在山脚下的弃婴。
这些年,作为大师兄的郑融又当爹又当妈,将他拉拨长大,包括底下的其他几个师弟都对郑融的感情是非常复杂浓厚的。
“老师信中并未明说,但确实盖着老师的私印不假!
说是叫我等先到清河黄盘,那里自有人会接应。”
“莫不是,老师决定出山踏船,却非荀氏,这大庆绝非一般!”
林计说出了大家心中所想,若是如此,鹿鸣书院需要尽快办结。
作为精神领袖的荀琚及其核心弟子都走了,那剩下的学子是打包带走还是遣散,这需要赶快决定。
对外的说法,倒可以说是时势裹乱,再加上风寒厉害,鹿鸣书院不得已闭门,另外荀琚率弟子们游学历练去了。
“二师兄一向负责书院庶务,书院名下历来的铺子田产,辛苦师兄清算一下。”
七个师兄弟无论心里有多少问号,都先暂且按下,只有等亲眼见到了荀踞,才能明白老师的所为意义。
书院里突然有了一种舆论掀起波澜。
“子青,听说了吗,书院要闭门了!”
屋子里被叫做子青的少年很瘦,穿着一身打了很多补丁的袍子,洗的发白。
寒冷,营养不良体现在眉梁间,青筋毕露,嘴唇青紫,手指冻疮。
第38章 偏心的沈老太太……
子青只是他的取字,沈词才是名,沈词出身贫穷的农户,之所以能走上读书这条路还是他大爷爷之前考中过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