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冠礼成,景晨依礼前去换冠服。
加冠前她的衣衫规制还是亲王世子制,现下加冠完,却成了郡王。换上三章青衣,景晨看着忙碌在自己身前,为自己穿衣的笄女,垂首笑了笑。从一旁的托盘中,拿过了两组玉佩自己戴上。随后垂首,令笄女将郡王的五彩玉珠七旒冕系上。
待回了公庙,景晨站而不跪,目光盯着庙中父亲的排位,神情凛然。
礼正见状,连忙宣读:“岁日云吉,威仪孔时,昭告厥字,君子攸宜,顺尔成德,永言保之。”[。
未等其将段毓桓赐的表字念出,景晨抬眸,轻飘飘地看了眼礼正,随后将目光落在了段毓桓的身上,毫无人臣之道。
此举一出,当下哗然。
景晨父兄皆亡,王上赐字倒也合乎礼制,不过司马一族世代煊赫,景晨与王上又是平辈,纵使是君臣,却也稍有唐突。景晨此举显然是不接受段毓桓的赐字。
段毓桓哪里想到景晨会在此刻驳了他的面子,脸色顿时微变,含笑的眼眸微微敛起。到底已经登基三年,有了些许的君王姿态,他眼中怒火毫不掩饰,然而对方是景晨,司马家的嫡子,大司马大将军,一手将他推上王位的人。
只得咬牙忍下。
礼正见状,找了个托词将方才赐字一事揭过。
按制,加冠过后还需谢拜,拜见君、父等一应仪式,可眼下景晨却命少征,寻到了太常寺礼正,将后续一应仪制尽数取消。
就连送宾都是由少征代劳。
段毓桓是君主,自是要最先离去的。他黝黑的目光更加深沉,望着景晨的背影,有种说不出来的阴翳。在场百官何其惶恐,可景晨就仿佛无事一般,径自进了家庙,甚至还关上了门。
见此,段毓桓拂袖离去。
*
家庙自是景氏祖庙,父兄的牌位比不得他人靠中,走到一旁,她撩起冠服的衣摆,双膝跪倒在父兄的牌位面前。
虽是跪着,她的身子依旧挺直,周身透着一股子难以言说的傲气,而那双比寻常人锐利很多的眼眸,此刻多了几分忧思。
父兄未离世时她便是一个性情乖张,不遵礼法之人,面对先王都是恭敬有余惶恐不足,不过是丁忧三年,段毓桓又有何才能让自己下跪?
她不愿。
端端正正地给父兄磕了三个头,景晨再度抬起头。这时的她才卸了所有的力气,双眼也盈着泪水,望着父兄的牌位。
父亲薨逝时先王还未崩逝,先王给父亲的谥号是忠武。这个谥号自然是配得上父亲的功绩的,出征白山前,父亲就已经递上了折子,想要大哥承袭爵位,自己归乡。先王明明都应下,就连大哥的亲王服制都已经令尚衣局赶制,就等着父兄从白山归来。
却无归期。
父兄三人,皆战死白山。
白山不过西疆外一小隅,父亲征战多年,面对南楚数十万兵众都能得胜而归,怎会战死在白山。
出征前大哥还叫她好好练枪,二哥还要她不要荒废弓马,凯旋后还要同她一起往雾灵山深处打猎。他们的音容相貌犹在眼前,可当下,她所能见到的竟是他们二人的牌位。
景晨眼里一酸,眼泪再也忍不住。
趴伏在地,瘦弱的肩膀微微颤抖。她的手扣着庙内地砖,极尽用力,纤细的手指因此发白,可她仿佛完全感受不到痛一般,颤抖着,说道:“父亲、大哥……二哥,我加冠了。多可笑啊,我……明明康盛三十六年,你们便在故居给我及笄过了的,可,可现在段毓桓给我加冠了。你们看,问筝的穿着,七旒冕,郡王制。”
燕国制,父亲是亲王,大哥是亲王世子,二哥和景晨便都是郡王。而今日,段毓桓让她袭爵郡王。
景晨凄然一笑,顿了顿,继续说道:“段毓桓当真是可笑至极,我既然能扶他登上那个位置,又何尝在乎这个爵位,我只记着这是父亲的爵位,只想要父亲的爵位。这些年我不敢来看你们,就连做梦,都甚少会梦到你们。我常想,是不是你们厌弃我了,怨我。怨我的一念之差。”
父亲是庶子,自幼甚少得到祖父的疼爱,许是因为这个,父亲虽然严厉,但对他们兄妹四人都是极好的。大哥年长景晨二十一岁,更是将景晨当做女儿一样疼爱,世人皆说长兄如父,在景晨身上更是如此。
彼时的景晨是唯一的女孩,被说是掌上明珠也不为过,正因此,少时的景晨很是无法无天。哪怕太子枢地位崇高,她也敢趁着太子来拜见父亲,偷偷给太子的茶里加盐,更是假借昱弟的名义随勋贵子弟一起打马球。
饶是如此,父兄依旧能够包容她。哪怕是后来家中发生那样的变故,父兄也能冒着欺君的罪名,将她身份彻底瞒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