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帝位不稳,对大家还算客气,等日后威势渐隆,万一记恨今天这事怎么办?朝臣们被天和帝在位期间几次风雨,弄得越发小心,如今都不敢多劝了。
萧珩倒是没说话,他深受天和帝宠幸,在守灵时间上理应赞同新帝,唯一该反对的是,是否要停灵佛寺,这可以私下同新帝商议,没必要在大庭广众下反对。
萧珩以前行事也算圆滑,但仅限于他看得上的人,有时候甚至带了几分高高在上,也是跟萧玥成亲后才逐渐改变,下意识给别人多留几分余地。
也不是说为了谁而改变的,而是日子舒心,人的心情自然而然会好,待人接物也同样会改变,更别说他还给妻子积福。
新帝见在场重臣中唯有萧珩没开口,心中感激,果然还是自家人更贴心,知道体谅自己的苦衷,他借口要守灵,打发走臣子们后,特地留下萧珩商议未来的丧仪,“表哥,你说我该怎么办?”
赵王以前再不得宠,也是天家龙子,没有叫过萧珩“表兄”,公主之子又如何?能比得上皇帝之子吗?但现在却变得亲近,果然只要环境变了,人都会长大的。
萧珩想了想道:“如今天气也不算特别凉快,如果停灵一个月,可能会损伤先帝龙体。”
萧珩也是委婉地说法,宫里有冰块能保持仪容不变,但一个月时间冰块冻下来,一旦冰块撤走,身体恐怕立刻不能看了,所以这停灵一个月,压根不是孝顺而是演戏,这天底下的“孝”子,都被老爷子养出来了。
萧珩心中讥讽,也不是为他抱不平,自己不也照样看着他去死吗?“朝臣肯定反对居多,不过皇家寺院在山上,气候凉寒,如果能停灵在灵塔,想来也不会有损先帝。”
天和帝的梓宫,是按照最高规格来的,层层相套,从里到外共有九层,移出宫中后,梓宫肯定要封起来,九层棺木一封,内里遗骸就不会腐烂了。
根据阿玥的说法,后世有不少棺木打开后,内里尸体都是柔软湿润的,有很大的医用价值。她的想法是,这种保存尸体的方式很好,为后世研究古代病理学做了极大贡献,但她要火葬。
萧珩被妻子说得也心里毛毛的,自己陵墓被盗了也罢,乱世中被挖出来的帝陵不计其数,他也有心理准备,可陵墓被挖出来,身体还被用来做医学研究,让他无法接受,所以火葬也不错。
有了妻子肯定在前,萧珩敢保证,只要老爷子不被盗墓,他的遗容说不定还能留到千年之后,所以梓宫还是尽快封闭为好。
更别说朝臣除了反对他,不尽快落葬外,更多是受不住了,一跪就是一整天,还要嚎啕大哭,晚上还有轮流守着,就是铁打的身体都承受不住。
能出现在皇帝面前的臣子,基本都是年老体弱的,其中出一二个四十出头的都算年少有为的,萧珩这样的是绝无仅有的,他本来就不靠资历,一步步提升上来的。
新帝迟疑地问:“那梓宫能一直停在佛寺中?”
萧珩笑了笑,“您是天下之主,想做什么,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新帝恍然大悟,对啊!梓宫去了佛寺,还不是自己说了算!那就不停灵一个月了!别说朝臣受不住,就是自己也受不住了!而且他还想早日登基——
新帝摩挲着下颚,若有所思,登基后就要册封后宫,别人都罢,唯有那人可不配当皇后,身份卑微的人,看在孩子份上,封个昭仪足够,皇后还是要另选高门贵女。
只是父亲去世,他还要守孝,皇家倒是能以天代月,可大部分也是让臣民以天代月,他要证明自己是孝子,肯定要实打实守孝三年,新后起码也要三年以后再册立了。
他面上神色变了好几次,这事要跟母亲商量商量,她肯定知道不少世家未嫁女的消息。
萧珩冷眼看着神色不定的新帝,不想着好好办事坐稳皇位,却在身份、后位上动手脚,白在御书房进学了!
第四百三十章 新帝登基
萧珩说通了新帝,大家的日子就好过了,起码只用守灵七天就够了,总算保住了命!
萧妃也体恤那些老弱病残,不少年纪太大的命妇都给了她们休息的时间,总算这次没出人命,不然哪次宫里办丧事,不一起送走几个老人?
萧妃拎得清,这泼天富贵是齐王作死,才轮到他们的!哪怕现在登上了那个位置,也远远不到随心所欲的程度,丧礼是当下最好的施恩机会,要牢牢把握住。
他们是有萧珩撑腰,可也不能完全依赖萧珩,先帝后期因跟儿子离心,特别偏信萧珩,可萧妃旁观者清,知道他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