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他们住的这段日子,萧玥不仅饮食侍奉贴心,还塞钱塞物,又用自己私房在萧氏祖地买了大片祭田,还找了一个大儒来当学堂先生。
这些族老除了想要儿孙有出息外,操心的不就是这些吗?萧珩都替他们做到了,他们还有什么可挑剔的?至于爵位继承——是老子继承还是儿子继承有区别吗?萧涌这种孝期养外室的不孝子,继承了爵位才是给萧家抹黑。
冀国公迟迟不归,族老们在国公府里享受够了,拿足了好处,都识趣地回去了,临走前还不忘劝慰郑夫人几句。
郑夫人经过这些天调养,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口齿也清楚多了,奈何身边近身伺候的下人也都换成萧玥的人了,她想说几句话,都要斟酌着说,不然每日饮食就是清汤素菜,还美其名曰为下火。
郑夫人这些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几乎餐餐都是大鱼大肉,嘴早养刁了,哪里受得了这种苦楚,被逼着吃了几顿素食后就老实了,再也不敢做小动作了。
她这么快投降,让萧玥都有些诧异,还以为老太太有多倔强,没想到几顿素菜就投降了。要说自己让她吃素,也不全是虐待,大半也是为了她好。
年纪大了还顿顿大鱼大肉,高油高脂肪,也不怕吃出慢性病来。她在二房就已经哄着祖母和爹娘晚上吃素了,也不见他们有多不满。
这些小事暂且不说,萧玥这一次跟萧珩也算是配合默契,夫妻俩一内一外,把冀国公和郑夫人联手压了下来。
原本郑家得了齐王的吩咐,想要弹劾萧珩,可他这段时间津县、京城两地跑,连家都不回,只为了照顾祖父、父亲,这等大孝子能弹劾什么?
要是换成旁人,说不定还能说个贪污受贿,可惜萧珩平时除了跟几个近亲来往以外,从不私下结交臣子,旁人想送礼孝敬都找不到门路。
美色方面更别提了,他婚前不近女色是出名的,很多人都觉得他喜好男风,等后来成亲,又一心一意只有妻子,偶尔出门宴会,旁人总会点个美姬陪伴,他却只要小厮侍奉,不许旁人近身。
郑家人一点点地找着萧珩的漏洞,却不想一个都找不到,反而找到了他不少优点。郑家老承恩公不禁感慨:“我们家子嗣哪怕有萧珩五成好处,我哪怕是死也瞑目了。”
老承恩公嘟哝说:“我瞧萧老头糊涂了一辈子,膝下子孙也大多不成器,跟我差远了,怎么他就能生出这么好的孙子?简直老天不开眼。”
郑少傅哭笑不得,“父亲。”他也觉得萧珩年少有为,家里子嗣没一个能比得上他的,但也没必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吧?
承恩公挑眉道:“我说得不对?我们家能有孩子跟萧珩比肩?”他叹气说:“永儿性子还算聪慧,就是性子太孤高了,这事我们想教也教不来,大约只有吃了苦头后才能知道了。”
郑少傅默然,儿子的脾气性情他自然明白,也教过他,可惜就像父亲说的,这事教不来,只能自己慢慢领悟。
承恩公摇头说:“算了,横竖我们家爵位也不是世袭,不用担心承爵问题。”承恩公是外戚的爵位,在大梁没明说是否世袭,但大部分承恩公爵位,在两三代以后就没了。
一方面是子孙不成器,另一方面也是人走茶凉,一旦家里当皇后、太后的女儿走了,皇家的外孙也不会认了。
郑家不是那种没底蕴、靠皇室发家的暴发户,也不会梦想身为天潢贵胄的外孙对自家有什么情分,他能犯错时别拖累郑家就不错了。
第三百五十九章 家乱(二十四)
父亲的话,让郑少傅嘴角抽了抽,他刚被册封为少傅,私心还是希望继续承爵的,这代表日后是齐王登基。
就以齐王现在的身份和行事,日后不登基的话,等待他们的就是:郑家连同齐王一起被清算。
老承恩公微微叹气,“可惜你妹妹多聪明的人——”下面的未尽之意,承恩公跟郑少傅都心知肚明,齐王身上没有半点郑皇后、天和帝的精明,但却有两人共有的高傲自负的毛病。
对于郑皇后、天和帝来说,两人地位足够高,且聪明的人谁不自负?这也不算大毛病,可放在齐王身上就不一样了,自负很容易让他自作聪明。
比如说这次命人暗中盯着萧家,准备随时弹劾萧珩,郑少傅就不明白,朝堂上那么多臣子,他怎么就盯上萧珩了?
如果萧珩同为皇子,那他一心想打压也正常,可萧珩只是臣子,他这样只会给人心胸狭隘,容不下功臣的印象。
为了这事,郑少傅、郑永,甚至连承恩公都劝过,奈何齐王一意孤行,甚至还觉得他们是不听自己指挥,还为此跟郑家生疏了,甚至都冷落了郑永,郑少傅都不知该怎么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