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萧珩轻挽她鬓发说:“一会我送你去了别院再走,也别担心岳父岳母,过段时间岳母也会来陪你,我会保护好他们的。”
萧玥点头,堂兄行事向来靠谱,这方面不用自己操心。
萧珩让妻子换了装,从偏门乘骡车出门,离了公主府就一路往城外赶去,之后又换了软轿上山。
等萧玥彻底安定下来时,都是三个时辰以后的事了,她住在半山腰的一间小院落里,外表看着不起眼,内里却布置得十分舒适。
三月的天气,山上还有些凉寒,不过萧玥穿着厚厚的熊皮披风,一点都不觉得冷,她好奇地环顾四周,发现这里错落有致的建了不少小院子,大部分院门都敞开着,显然里面住了人。
“这里住满了人,又是在山上,一般人也上不来。”萧珩对妻子说,“你跟寅儿暂时住在这里,等我来接你们。”把妻子、孩子安置好了,他才能放心办事。
萧玥仰头笑道:“我们等你回来。”
萧珩摸了摸妻子有些冻红的小脸,“进去吧,我也要走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这次事关重大,萧玥没多拖沓,踮起脚尖,在萧珩唇畔亲吻了一下,对他嫣然一笑,便转身去小院子。
萧珩感觉到唇畔柔软的触感,下意识的想抓住妻子,但只抓到了一片衣角,无奈地笑了笑,也转身下山了,等事情做完,两人有的是时间相聚。
山上虽然凉寒,但空气干净清爽,她出门的日子反而比在公主府更多。尤其是两天后,崔氏、陈氏和张氏都过来以后,家里就更热闹了。
女眷们都几乎围着寅儿、圆圆两个无齿小儿打转了,大家都很有默契地没提何时下山。
张氏跟陆廉夫妻情深,又是通透之人,对萧珩、陆廉想干什么知道得一清二楚。
崔氏也是绝顶聪明的人,虽不知道萧珩打算,可见这番布置,就知道京城要出大事了,而家里人可能牵扯其中。
第三百一十二章 慢慢风起(四)
萧珩奉命去给魏肃撑腰,京城流民则由齐王安抚,太子虽不曾禁足,但也没有接手任何朝堂事务,就连后起的赵王都已在礼部任职了,太子依然是个光身。
这事不只京城百姓们议论纷纷,就连朝堂大臣都有争议。天和帝虽日渐衰老,但离真正的人老体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更别说他向来爱惜身体,前几年还有寡人之疾,这几年宫中都没有进新人了,采选的秀女都是赐给皇子,让皇室开枝散叶用的。
因为君主身强力壮,所以朝中公然站队齐王的臣子不多,大部分臣子都是帝党,只拥护正统,所谓正统,太子是嫡长子,是最名正言顺的正统。
天和帝公然偏心,重任齐王、冷漠太子,这于理不合,莫说杨家抗议,就是大部分文臣都不赞同,大家都要求陛下让太子接手朝政。
言官们对齐王也更苛刻了,稍有一点违礼之处,就上书弹劾齐王,就连齐王新纳了一个侍妾,都被言官骂好色。
齐王妃已育有数位嫡子女,王府内侍妾也不少,各有子嗣,这种情况下齐王还纳妾,不是好色是什么?
齐王被这些言官气得吐血,可上朝时也不敢轻易显露不满,只有回到王府后才大发雷霆,“你到底是什么管家!”
齐王满肚子怒火无处发泄,就拿王妃出气,“王府出了一点小事外面就都知道了?是不是日后我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大家都能知道?你是怎么管家的?”
齐王妃心里委屈,明明是他借纳妾之机大摆筵席,请了许多官员来饮酒作乐,怎么就成了自己管家不严了呢?不过就是连民间都是以夫为天,何论皇家?
皇家的天潢贵胄或许不会打王妃,可王妃一旦失宠,下场比挨打还惨,前任宁王妃不就如此?好好的大家贵女,被宁王生生逼疯。
齐王妃即便有嫡子女傍身,宫里婆婆也是讲道理的人,平时也会劝诫齐王,这时候也不敢顶撞夫君,只跪下请罪道:“妾身有罪,请大王责罚。”
齐王见王妃完全不替自己辩解,心里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他也知道这事跟王妃无关,是自己过分张扬了,可让他道歉也拉不下脸,沉着脸挥袖说:“随我入宫给母亲请安。”
所谓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宫里皇子成年后,后妃想见儿子就比之前困难了,比如说赵王成亲开府成亲后,也就每月入宫给萧妃请安一次,大部分时候都是王妃入宫陪伴婆婆。
不过齐王是例外,因为他生母是郑皇后,后宫之主,想何时入宫就何时,不用其他人同意。为了不被人说嘴,大部分时候齐王入宫都会带上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