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玥这边其乐融融,韦家这里就如天崩了一样,韦氏的母亲韦郑氏见萧家一声招呼的不打的把女儿送了回来,不由大惊,她都没派人去接女儿,萧家就把女儿送回来,这是何意?
送韦氏回家的是崔氏的心腹,行事做派跟崔氏类似,她语气温和,不带任何偏颇的将韦氏这段时间在萧家做的事都说了一遍。
韦郑氏听说女儿居然将怀孕的消息,瞒着婆婆、祖母,脸色就开始变了,等后面听说她居然把萧玥派去送礼的丫鬟赶走,还丢了她的礼物,不由顿足恼道:“你这孩子真是——”
韦郑氏跟丈夫夭折了十二个孩子以后,才有了这个独女,不只韦郑氏把女儿当命根子,韦东也把女儿宠上了天,打小要星星不给月亮。
韦东膝下无子,公婆本来想把其他叔伯的儿子过继到他们名下,但韦郑氏有私心,过继叔伯的孩子好是好,可亲生父母都在,这孩子也不可能养熟。
与其从小养,长大了跟女儿争家产,还不如等女儿出嫁了、生了外孙再过继,横竖他们也不用子孙养老,只要有个嗣子将来供奉他们香火即可。
韦东没韦郑氏那么小家子气,韦家还不至于连女儿的嫁妆都供不起,不过他跟兄弟关系好,也不想抢走兄弟子嗣,只要他们将来给自己过继一个嗣子,传承自己香火即可,没必要非把孩子养在自己名下。
他只有一个独女,又是妻子夭折了三胎后生下的,夫妻爱若掌珠,真把侄子过继来了,两人说不定也会忽略侄子,与其让嗣子伤心,还不如不要。
他不是嗣父也是叔父,照样可以宠爱侄子。韦东这方面算盘打得很响,不仅不得罪兄弟,连侄子们都很敬爱他,将来万一女儿在婆家受委屈,堂兄弟们也能给她出头。
他看中萧玦也是看中二房人丁单薄,萧玦这一辈只有兄弟两个,萧清又在外地为官多年,肯定家私丰厚,他填房也是平郡富商之女,也没给他生嫡子,他绝对不会亏待仅有的两个儿子。
萧玦的姐妹年纪相差也不大,庶妹夭折,剩下两个妹妹,一个是同母胞妹、一个虽是填房生的,可也没有亲兄弟,两人又都嫁人了,女儿根本不用操心小姑子的事,只需要跟妯娌相处好即可。
这样的夫君已经是韦东能选出的最佳人选了,家资富裕、家中人口简单,虽说有几层婆婆,可谁家不是?萧家太婆婆、祖婆婆年老体弱,真正的婆婆又是填房。
要不是萧清常年在外地,在京城的好友孩子也比他年长,萧玦哪里轮的上他们家来抢?
第二百八十八章 送回家(二)
韦郑氏原本嫌弃萧家门第寻常,想让女儿嫁回娘家萧玦是国公府二房,又不是大房,等樊太夫人一死,萧家分家,二房就只是普通人家了。
后来丈夫将自己想法说了一遍,韦郑氏才勉强答应,但始终认为女儿是下嫁,谈吐间难免带了一份贬低,正是这份贬低影响了韦氏,让韦氏也觉得萧家除了自家夫君没有好人。
她对陈氏母女更是提防,总认为陈氏是会吹枕头风的继母,专害自己郎君。尤其是萧玥转换身份,嫁给堂兄后,韦郑氏觉得萧家门风太差,一度想解除两家婚姻。
韦东再三劝慰,韦郑氏才勉强作罢,不情愿地将女儿嫁了过去。韦氏看不上萧家人,对萧玦却是真心喜爱,对差点让自己嫁不成的萧玥怀恨在心。
她性子骄纵、喜怒随心,在娘家时候堂姐妹总是让着她,她也习惯了大家都不跟自己计较,谁能想到自己不过只是丢了小姑子送来的布匹,就被祖母送回家了?
韦氏接到消息时整个人都蒙了,再骄纵任性,也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一路上萧家下人对她恭恭敬敬,可她也不敢跟之前那般张扬了。
好容易熬到回家、看到母亲,她再也不忍不住扑到母亲怀里,哭着将事情的经过都说了一遍,末了还不忘为自己辩解,“孩子是我的,我想用什么布料就用什么,萧家人凭什么管?”
韦郑氏也不是软和的脾气,成亲这些年,韦东因自己身体缘故,对妻子心存愧疚,多有忍让,让韦郑氏性子越发骄纵,要不然也养不出韦氏这么一个女儿。
可是她再泼辣,也只是针对下人、外人,明面上对夫家祖父母、公婆都是恭恭敬敬的,哪怕韦东因身体缘故,带累她夭折了三个孩子,她都没把怨恨显露在面上。
要不然他们夫妻关系怎么能和睦?韦郑氏恨铁不成钢地点着女儿的额头,“我怎么就养了你这么一个蠢丫头!”萧家崔老太就是个软柿子,被婆母拿捏那么久,早没了任何气性。
继婆婆又是商户女,还没个儿子傍身,尚且要求女婿养老,对上女儿也是底气不足,这么好相处的一家人,怎么就能闹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