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是嫁到其他人家,她要么运气好,遇到一个会耐心教导她的好婆婆;要么就自己磕磕碰碰摸索成长。现在自己嫁给了堂哥,郑夫人不管自己,但祖母不会不管,她也算因祸得福了。
祖孙两人说话间,就听有人笑道:“想不到新媳妇跟叔祖母如此投缘。”萧玥回头,就见一名看着约有二十多岁的妇人含笑站在两人身后。
萧玥对这位妇人印象深刻,这位辈分上算她的嫂子。萧家子嗣甚多,各房各自的辈分,近亲之间都不是称呼排行,而是直呼其名的。
而这妇人的丈夫恰巧跟八娘萧琳同名,大家都称呼她琳二嫂子,二是她丈夫在家中的排行。萧家子嗣虽多,但同名的比较好,会出现这情况,还是因为国公府情况特殊。
其他房里女儿要么不取名,要么都是跟兄弟分开取名的,只有国公府的女儿,尤其是嫡女,是和兄弟们一起从“玉”字取名的,所以才会造成了这种情况。
因两个萧琳性别也不同,八娘也要嫁人了,等嫁人后也没人会称呼她名字了,是故大家也就不纠正了,本来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就很多,想纠正也纠正不过来。
“琳二嫂。”萧玥含笑起身跟妇人打招呼。
琳二嫂含笑行礼笑道:“陆夫人。”萧玥的诰命是郡夫人,她现在是陆家的女儿,对外大家都称呼她为陆夫人。
萧玥抿嘴一笑:“琳二嫂不用多礼,你叫我阿陆就好。”都是自家亲戚,没必要这么多礼,要是让外人听到萧家亲戚都称呼自己诰命,就该有人说自己不近人情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婚(八)
琳二嫂见萧玥接自己话,她心中暗喜,脸上笑眯眯地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日后都叫你阿陆了,你可别嫌弃我烦。”
她是有意亲近阿玥。族里这么多人,大家想巴结萧珩都巴结不上,大家好容易等着萧珩娶妻了,妻子看着也是好性子,她自然要想法子攀交情。
萧玥抿嘴微笑,“不会。”
琳二嫂是爽利的性子,她跟萧玥寒暄过后,又对崔氏说:“叔祖母,我娘家前些日子送了些白枇杷来,我想着曾祖母最爱吃枇杷,特地拣了一些最新鲜的,您明日有空吧?我明日送枇杷来。”
她长了一长串话,歇都不歇一下地又对萧玥说:“阿陆你明日有空吗?我明天也给你送枇杷来,我这里还有好吃的枇杷蜜,你爱吃吗?我最爱吃枇杷蜜了。”
萧玥和崔氏都被琳二嫂逗笑了,崔氏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萧玥却是在平郡长大的,从小就爱吃枇杷,她跟阿娘来京城以后,外家都按时节送这些新鲜果子过来。
不过当着琳二嫂的面,她不会这么说,她点头说:“喜欢。”她不反感这些家长里短,她记得陈家外祖母说过,亲戚之间就要你来我往。
今天你送些礼,明日我回一些礼,双方相互来往,情分就出来了。亲戚之间也没必要计较太多,你好我好是最好的,谁也说不好哪天自家就落难了,最好都是周围亲戚都好,这样大家一人帮一把,自家也就起来了。
萧玥长在现代,都说现代人情关系冷漠,可在萧玥看来这不是冷漠,而是有距离感,她更喜欢现代的亲戚关系,但对古代这种亲戚关系也不反感。
按照历史中堂兄的所作所为,萧玥认为他绝对担得起千古名君的称呼,可偏偏萧珩在史书上的评价就是没有魏肃好,其中或许有成王败寇的因素在,可大部分还是因为两人行事作风不同。
? 萧玥没准备改变堂兄的行事作风,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二十多岁的成年人了,又不是三岁儿童,怎么改?但她可以替堂兄填补他欠缺的地方,她或许做不到魏肃杜皇后那样的千古一后,可力所能及的事她还是可以的。大事从细节着手,她现在就可以慢慢改变了。
萧玥笑盈盈跟琳二嫂低声说笑,崔氏看得心中欣慰,十娘也知道了,果然女孩子一成亲就懂事了。
萧玥跟琳二嫂说笑了一会,萧氏族人见她温柔可亲,也笑着凑上来了,萧玥来者不拒,跟大家都聊得很好,连世子夫人那种面子光的人,对外都有一个好名声,她凭什么不能有?
萧珩来接萧玥时,就见她坐在一群女眷中间,跟大家谈笑风生,脸上笑意盈盈,他不由怔住了。
在萧珩的印象中妻子对外人时向来寡言沉默、不擅交际,可现在的她看起来就跟自己之前见过的那些贵夫人没什么不同。
萧珩愣怔过后,便有些心疼,玥儿这么做完全是因为自己,她没必要如此委屈自己,他也不需要她去讨好任何人。
因屋里都是女眷,即便这些女眷都是萧家族人,很多都是萧珩的婶婶、嫂子,萧珩也不方便进去,他转身去了偏院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