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舍婶想起这些就心中郁结,她当时听到这些消息就立即打消了带纪遇安回去的想法。
“所有的事情一件件一桩桩,我不敢贸然带你回去,所以我让你努力读书,希望你能走上殿试,走到你的亲生父皇面前,他一定可以认出你,你的长相随了你母后,更像你舅舅。”
所谓的外甥似舅一点不假。
纪遇安和颜清随听着阿娘讲过去的事情,越听心情越沉重,紧握着的拳头青筋凸起。
第75章 进京
纪遇安本以为他不是原主无论真相怎样他应该不会太愤怒,但是没想到还是抑制不住地怒火中烧。
看阿娘悲痛的神情就知道当时的情形有多惨烈,而阿娘独自背着这些伤痛将近二十年。
“那他呢……他不管吗?”
纪遇安问的自然是皇帝,作为皇帝,听闻老婆孩子出事,他难道没有一点作为?
阿舍婶也知道他问的是谁,便开口跟纪遇安解释道:“当时,他刚登基两年,朝局还不稳定,南方有藩王作乱,北方有北戎入侵,朝廷内忧外患,加上你外公战死的消息传来,京城人心惶惶,等他安排好诸事赶到未北行宫的时候只剩下一片废墟了,他震怒,下令彻查此事,后来查到此事居然是朝中某些官员勾结藩王和北戎人所为,他怒斩了一批官员,诛了九族。”
纪遇安心道,果然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而有些人则是咎由自取。
“这些处置,是之前闵大人来我们家的时候才相告的,儿子,这批被斩的官员中没有柳丞相,他是三朝元老,此事我们没有证据,所以你到了京城不能贸然指证,也别露出你知道他跟你母后的死有关,一定一定要记住……你懂我的意思吗?”
但凡阿遇露出知道真相的苗头,柳丞相一定不会放过他,阿舍婶知道儿子稳重,但还是担心地再三叮嘱着。
“阿娘,我明白的,您放心吧。”
纪遇安知道阿娘的担忧,他不会那么傻的。
派人暗杀皇后和皇子这是多大的罪,柳丞相肯定不会留下把柄,他能把自己摘得那么干净,必定是留了后手。
阿娘虽看到丞相府的管家带头搜查他们,但丞相完全可以说是在帮忙找人,他一个三朝元老,早就活成精了,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没有足够的证据去一举歼灭时,纪遇安不会贸然行动。
“阿娘,您放心,我也会看着夫君的。”
颜清随在一旁跟着保证道,他一定时时刻刻提醒夫君要冷静。
阿舍婶点了点头,她一直都在矛盾要不要让纪遇安回去,回去,怕他遇到危险,不回去,又怎么对得起已去的皇后和未北行宫那些为他们拼杀的护卫,这些人不能白死。
无论有多矛盾,阿舍婶心里其实也明白,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这些事情不可能永远尘封。
“对了,殿试的时候记得把你那块玉佩戴上,那块玉佩是你母后怀你的时候皇上特地让人打的,总共打了两块,都是月牙形的半月,一块刻着“戚戚兄弟”的给了太子﹐另外一块刻着“莫远具尔”的给了你,两块玉佩合在一起便是一个圆月,是希望你们兄弟圆满,互相扶持友爱之意,这也是证明你身份的重要东西。”
阿舍婶相信儿子肯定可以通过会试,直接叮嘱了上殿试的事,儿子这张脸再加上玉佩,即使没有她在场也足以证明他的身份,况且还有闵东在,闵东已见过她,问题应该不大。
可惜大将军一直镇守边疆不在京城,不然有亲舅舅在,阿舍婶也能更放心一些。
纪遇安和颜清随此刻听了阿舍婶的话才恍然大悟,难怪玉佩上会刻着那么一句,果然是给两兄弟的。
阿舍婶说完这些又絮絮叨叨地叮嘱了其他事情,最后不舍地拥抱儿子和儿媳,虽早已经做了准备,但心里还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别离难受得不行。
纪遇安和颜清随轻轻说着话宽慰她,因为两人明天要早早出门,阿舍婶没让他们安慰多久便赶人回房去歇息了。
漆黑的深夜,正是沉睡的好时辰,大地早已经进入了深眠,而回房后的纪遇安和颜清随却怎么也睡不着。
夫夫俩还在努力接受阿舍婶所说的事情,说不出是开心还是不开心,总之觉得心里有点闷闷的感觉。
“夫君。”
颜清随原本乖乖躺在纪遇安的怀中想着事情,突然,他动作一下,翻身压到了纪遇安的身上,低头把脸埋进他的脖颈处,叫唤了一声夫君后又不说话了。
“嗯?”
纪遇安搂着夫郎,见他又不说话了,不禁纳闷,然后就感觉到自己的脖颈处传来一下刺痛,他家小夫郎一定是属于小狗的,都会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