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叫星辰和小安出来。”
阿舍婶转头对纪父说道,纪父闻言就转身去叫人了。
“还是阿娘想的周到,那就辛苦阿爹阿娘了。”
纪遇安说完没一会儿,那边冉星辰就抱着已经睡着的纪小安走了过来。
“怎么也睡着了。”阿舍婶嘀咕了一句,过去叮嘱了冉星辰几句,然后就赶紧把几人打发回去了。
回到家后睡着的人怎么也不愿意醒过来吃东西了,一叫就闹,纪遇安拿媳妇儿没办法,拿弟弟也没办法。
算了,反正饿了自然会醒,纪遇安吩咐下人煮点粥温着,然后让冉星辰赶紧去休息了,他自己也回房间搂颜清随睡觉去了。
翌日,颜清随醒过来房间里只剩下自己了,夫君应该是去县学了,他悠悠叹了口气。
他这边刚有动静,一个下人就端着洗漱水进来了,后边还跟了一个端着早饭的,见到颜清随便说道:“少夫郎,这是公子出门前特地给您准备的早饭,说您一醒就马上端过来。”
颜清随看了一眼,肉粥、饺子、鸡汤,分量还不少,这一大早的,夫君倒是不怕撑着儿子,他摸了摸肚子,确实饿了,小家伙也开始闹。
其他东西可以吃,那碗鸡汤他不要喝,反正夫君也不在。
颜清随快速吃完了早饭,然后安排人去问了有关粮食的事情呢。
酒会上已经宣布了拍卖所得银两全部换成粮食,然后放粮施粥,既然承诺已经做了出去便要做到。
言诺而不予,其怨大于不许,这一点纪遇安和颜清随都深知,所以颜清随打算先派人去粮店打听粮价,等到自家夫君下学之后他们再一起上门去谈。
这边夫夫俩还没出门,不少粮店老板已经自己找上门了,还愿意主动让利。
商人重利,颜清随原本还担心桐安县的粮店会趁机涨价,他先是让人放出纪家可能会在外地进粮的消息,然后明面上也开始做了这个准备。
结果不到一天,就有人上门了,倒是省了他不少事,这样最好不过,也算大家和气生财。
醉音坊酒会的盛况在第二天就传遍了桐安县的大街小巷,几乎所有粮店都知道了纪家要花三千两买粮食的事情,机会难得,谁都不想错过这笔大生意,要是等到纪家去外地进粮,那他们可就亏大发了。
纪遇安和颜清随看着上门的人相视一笑,不出所料,最后他们挑了三家让利相对较多也比较靠谱的粮店买粮。
确定了粮店,颜清随一边安排人手去搬粮食,一边差人去城外搭建粥棚,他将所有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做到了当初说过三日之后放粮施粥的承诺。
“夫君,怎么样,你可告得假了?”
颜清随逮着刚下学回来的纪遇安问道。
明天就是放粮施粥日了,消息早已经放了出去,想必会有不少穷苦人家过来,他还下人去买了不少衣裳,想着应该用得着,他该做的安排也都做了。
颜清随有点紧张,他是第一次做这种好事,也不知道夫君能不能陪着他一起去。
纪遇安把人圈到身前:“别着急,夫子准我的假了,我们明天一起去。”
就算夫子不准他的假,纪遇安溜都要溜去,让挺着大肚子的小夫郎一个人去到人多的地方,他可不放心,他现在恨不得时时刻刻把人揣在身上看着。
颜清随听了自家夫君的话安心了,只要夫君在身边就好。
放粮施粥这日,果然来了很多人,纪家派出了所有下人,醉音坊和绣庄的人也都过来了,林清飒也带着人过来帮忙。
幸亏他们人手也多,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这些来领粮领粥的人大多看起来都是面黄肌瘦的模样,有的衣服甚至很破烂了,让人看了觉得一阵心酸。
还好颜清随提前让人准备了不少衣裳,正好可以发放,幸好是提前做了准备。
由于人多,纪遇安只敢给颜清随坐在一边看着。
颜清随也知道夫君的担心,便什么也不做,乖乖坐在边上看着夫君忙活。
纪遇安过去,是江致远和另外四位书生。
之前酒会上拍卖的六首诗分别就是他们六个人做的,今天的放粮施粥也有他们的名义在里头。
刚刚听领粮领粥的人对着他们说感谢的话语时,他们心中无不自豪,没想到他们还能用这种方式帮助到别人,但同时也有些难受。
今天夫子特地让他们来亲自体验一下民生民情,也算是给他们上了一课,这世间还有很多人吃不饱。
看了这些人后,他们顿时明白了夫子的用意。
他们这些学子有满腔抱负,若是以后走上仕途,最应该做的是什么?那便是尽自己所能去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最不该忘记的便是这个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