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奴持刀重生+番外(248)

“我们还有希望。所以,小牧,你别死,活下来。”

“和何卓安一起死不值得。”

第76章

晋国的冬季进入到了十二月。

伴随着越下越大的雪,何家一派因着何卓安的私账曝露、鬼宅之案牵连出的雪利银民愤,整条线上的何家派系俱受到了巨大的牵连,朝堂上的党争斗到私下见血的程度。

幸好高骊在十一月十六日前去何家时没干出什么冲动的灭门血腥事件,否则如今整片朝堂以及民间的舆论不会是现在这样的沸腾,集体矛头全部指在何家身上,而积累了民间冲天怨气的代表,又当以何卓安为首。

在她公开的私账中,大至克扣全体北境军民十年粮草,小至纵何氏家奴仗势欺人,雷雷罪行罄竹难书,长洛东区的草台戏班子连着半月排演何卓安掠财十几年的戏剧义演,场场看官爆满,悲哭痛骂之声直上云霄。

过去曾受何家各种私立税制迫害,或者目前仍在受迫害的平民百姓,纷纷不约而同地去官府上告,有的冤屈得到了平反,还有的早已家破人亡,只能得到一个迟到已久的微弱道歉。这一系列的连锁和反转,又在不停地为草台戏班子提供源源不断的戏剧取材。

执笔指引舆论的代闺台文人们几乎写到头皮发麻,现实的乱象与圣贤书的大同之治完全相悖,光是何家一脉的种种超常识罪行,就足够这一批文人书写个十年都不会被冠以江郎才尽的名号。

就在何卓安的声名达到最狼藉的时候,民意沸腾到巅峰之时,何卓安三个字背后绑了梅之牧的新名字。

何卓安,巨贪之奸臣,梅之牧,惑众之妖道。

二女阵营相反,但却是自梳之谊。

阴谋与悖伦,瞬间让这两人的名字紧紧相绑着出现在沸腾的民意当中。

十二月三日的上午,谢漆悄行出宫城,易容后到东区去感受何梅两人的声名。一如他所想的,十个人里有七个人在谈论何与梅的私情,儿女情长的漫议夹杂着何卓安所干的一堆恶事,以及梅之牧用言语蛊惑受雪利银压迫者接踵前去鬼宅自尽的吊诡能力。

早前梅之牧在寒门子弟当中的声名极好,她出生在继唐氏之后的书香寒门梅家,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她一生下来,与她亲姐便都是寒门中的“世家”。她过去也曾是代闺台文人的领袖之一,故而如今代闺台的文人一个也没有编排她与何卓安的戏剧跟话本,甚至有在暗自努力挽救她的声名,但是架不住民间爱议论情来情往。经此一役,梅之牧的名字是彻底摆脱不开何卓安,亦吊诡亦半恶了。

谢漆在东区感受完舆论,便带着易容过的一张脸出长洛城,到城郊的北境遗民聚居地去。

谢漆早前约了唐维私下相见商谈,正巧唐维也想找个时间与他谈谈,于是一拍即合,私底下约在了这个时间段。

地点是唐维选的,此时他和袁鸿相伴在一户墙壁较厚的北境人家里借坐,此屋家中的老妪病痛缠身,身为北境兵遗孀的儿媳一早背着婆母进城去看病了,一来一往要看到傍晚去。唐维之前参与了北境全体遗民的户籍和居住安排,他又本是北境的军师,对军民的家属信息再清楚不过,特此随机一大早而来,选择了借助这户孤媳寡母的住处。对方莫有不从,一早把家里最好的鸡蛋拿出来煮,热情地先请唐维和袁鸿一对夫夫吃两个,这才年轻背老迈相携出门去。

他这么小心翼翼,只为着在这紧要关头避人耳目。自从他入内阁,一举一动都被一堆世家人紧紧盯着,要不是他背后的唐家一派在这三十多年来藏得够深,这会只怕祖坟都要被扒出来了。

唐维深知自己背后的唐家迟早会大白于天下,只是他没有想到,最早拿这个背景来和他开诚布公的会是谢漆,还拿这个事来请他的唐家帮忙做一些小动作。

他以为怎么着也得是吴攸。

正想着,谢漆到了。

易过容的谢漆在门口轻叩柴门:“唐大人,袁将军。”

唐维循声望过去,结果看到了一张蜡黄蜡黄的中年男人的脸,懵了好一会:“……谢大人?”

谢漆行过礼,走进来掩过门:“是我,不好意思,为掩人耳目我易容了。”

唐维和袁鸿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彼此对方的脸洗洗眼。他们都见过谢漆,知道他长的是什么模样,虽说他现在易容的只是个平平无奇的不起眼普通相貌,但一想到他原本的脸是那么个好面目,对比下来,现在的易容样就丑得惊心动魄了。

谢漆环顾了一下环境,感觉这里是安全的,便放下心,穿过养了几只母鸡的露天小庭院去到小屋里,到简陋的小木桌前坐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