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汤汤:“送了,南城说下午能出结果。”
林煦问王澍:“有凌岚的下落吗?”
王澍回答:“没有,凌岚是个孤儿,离开福利院之后找不到什么稳定的好工作,餐馆当过服务员,超市收银员,还进过工厂,社保记录也断断续续的,再之后就是和金德安登记结婚。”
他灌了一杯水,继续说:“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参加这些工作的是真正的凌岚,顾翎那养尊处优的嚣张样,也不像是会端盘子的人。”
“她最后一份工作是做什么的?”
“一家电子厂的流水线当分拣员。”
“人际关系调查了吗?”
“还没呢,电子厂早搬走了,我刚联系上电子厂的老板,他说会帮我们联系当年的车间主任。”
林煦没问题可问了,凌岚是一个社会关系薄弱的孤儿,她的样貌和顾翎有几分相似,想必这是她被选中的原因。董燕失联还有老家的叔叔报案,凌岚被人替换,如果不是顾翎牵涉命案,没人会在意凌岚的下落。
林煦最怕的是什么都找不到,而且很有可能他们什么也找不到,毕竟杀个人对犯罪组织来说,实在是轻而易举。
她坐不下去了,无力感简直要把她耗空,林煦蹭一下站起就往外走。
“老大,你去哪?”莫汤汤急道。
“去充电!你们继续手上的工作,”林煦头也不回,“播放器到了给我发信息。”
--------------------
昂,好卡,每天又忙又卡〒▽〒
第164章 第三十一章
“你充好电了吗?”
“没有,”林煦靠在司辰心肩头,享受着片刻馨香软玉的温存,颈间能闻到淡淡的似有若无的发香,“让我再靠一会。”
司辰心没说什么任由她靠着,林煦硬挺的发梢扎在她的脖颈处,有些痒。
两人这么静坐着,司辰心在看学校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林煦的目光飘过全是英文的笔记本界面,她当初低空飘过的四级,不足以支撑她看这么专业的学术报告内容,偶有几个熟悉的单词出现,脑海一联想也翻译不成句子,索性不看,密密麻麻的研究报告哪有人好看。
就这么过了有半晌,林队长满电,手肘撑在桌面上,侧倾上半身,欣赏地看着眼前人,“现在线索又多又杂,不知道该从哪里切入调查合适,你看啊,目前我们知道的董燕已经死了,尸体不复存在,就算南城的DNA鉴定报告能证明顾翎不是凌岚,可凌岚又是个孤儿,生死也无从知晓。”
“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即便想要着手调查,也需要有定罪的证据,尽管我不想太消极,要想找到有力证据,不亚于水中捞月。”
司辰心安静听着,镜片倒影出笔记本屏幕,神色淡然。
这是目前警方遇到的难题,没有尸体,没有证据,仅凭一段精神病自我感动的回忆,要想给顾翎和顾程定罪何其艰难。还有之前被伪装成意外死亡的钱为民夫妻,以及易慈的养父母。这些有名有姓的人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认定为意外结案,如今,他们想要是重启调查,就必须要有能提供重启调查的切实证据和依据。
“你为什么一定要纠结多年前的案子呢?”司辰心操作鼠标滚动着电脑屏幕,似是不经意的说:“司法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的条件很苛刻,即便有证据,顾翎是个精神病人,她又能得到什么审判呢?”
林煦坐直,凝视着司辰心,又些许不解,“难道,董燕就这么死了,凌岚也不找了?董燕为了活着有多努力,难道因为没人在意她是否活着,因为司法不能给一个精神病定罪,她就要用另个人的身份死去?”
司辰心停下手里的动作,略微思忖,林煦是个好警察,她肩负警徽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同时又有点完美主义的执拗,是个理想主义者,尽善尽美的理想主义当刑警也许是合适的,但也许是小概率。这种小概率很幸运地降临在林煦身上,她背后有家庭托底,可以无所畏惧,在处处讲究规范和约束的司法系统内,她可以是步子迈得很豪放的人,她的风格和沈长风有点像,沈长风能成为特别行动组的组长,很大原因是前两辈人给他铺路,有牛气轰轰的爸和前部长爷爷,最好的资源倾斜给了特别行动组,大家认为是在国外接受先进教育的警三代能力出众,然而特别行动组不是沈长风一个人构成的,还有另外三个副组长,以及一群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侦查员,由他们完善特别行动组负责侦办的每起大案要案当中的各种细节,这群人相互配合才不至于让特别行动组落人口实。
林煦想要为无辜者讨回公道,要是现在的案子还好,警方有更先进的刑侦技术,犯罪嫌疑人只要行动,势必难以逃脱法网的追踪,可十几年前的旧案,想要公道哪有那么容易,又有谁在乎董燕的生死,没有亲人挂念她,要是死后人真有灵魂,她的灵魂也无处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