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这是……就是这个吗?
刘娇杏没什么城府,心里一高兴一激动,情绪就露在了脸上,眉开眼笑的出了屋。
过了会,顾月莲端了盘热腾腾的茶进屋,她神色平常。
顾菲菲在心里点头,看来大儿媳还是有点分寸的,没有急吼吼的让孙女知道。
顾月莲送完茶出了屋子,刚出屋,她娘又指着桌上的糕点果子让她端进屋,她没多想,老老实实的端着果子糕点进去。
进进出出三趟,最后一趟,她感觉有人看自己,略略侧脸,站在角落的一个少年,好俊秀的少年,对上少年黝黑的眸子,她吓一跳,又慌慌张张的低下头去,出屋后,手无意识的捂着胸口,心跳的好快啊……她不知道,自己白皙的脸上,也有了淡淡的薄红。
陈老太太的娘家,姓张,张老夫人尚在,外嫁的闺女来信,叮嘱的事,老太太很是上心,可惜张家也是官场无人,平素与小吏有些交情,并没有打听到关于强制军役的事,倒是只说,南边确实不平静,好像要打仗了,西北战事一触即发。
第149章
是夜。
顾菲菲难得的失眠,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细细数着,距离秋闱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天,原先大儿子是否能考上秀才,问题都不大,考得上或考不上,都尚在控制中,她能把握住整个家族的发展,心里自有一番计划。
此节骨眼上,出现了强制军役,这事儿,光靠她自身的能力远远不够。
大儿子能否考上秀才就变得格外重要,有个秀才身份,是可以直接与县令打交道的,能说上话,才能将钱财送出去。
大儿子能考上秀才吗?
顾菲菲深觉焦虑,这不在她的掌控内。
除了大儿子还有别的办法吗?她又一次想起西北的来信。
其实信上的意思挺明确,顾家儿孙可以往西北去,有他照看着,会比一般的新兵更容易生存。
那是战场啊,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顾菲菲虽是半道过来的,和顾家上下同一个屋檐住着,早就有了浓厚的感情,顾家儿孙哪个出事,她都承受不来这个痛。
上半宿,顾菲菲一直在想,到了后半夜,到底是上了年纪,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且先等等,看大儿子如何,倘若真能考上秀才,便是万事大吉,若没考上,总能有别的办法,总可以找到空子钻的,先不着急,慢慢来,不着急。
没几日陈老太太过来顾家闲坐了半晌,许是瞧出老姐妹心事不定,肉眼可见的缺了点精神,又过两日,她打发身边的慧妈妈过来问话,眼看就要七月下旬,天越来越热,不如带上家里的小辈到庄子上避避暑,吃点儿农家小食看看郊外的青山绿水。
慧妈妈说的细致,庄子如何如何的好,往年自家主子早早的就会去庄子上,比呆在宅子里强出许多。
顾菲菲认真听着时不时的点点头,心里很是意动,这老姐妹是真的好啊!
如此这般,七月下旬这日,顾菲菲便带着家中的孙儿随着陈老太太去了庄子上。
月初随着陈老太太来顾家的那个少年也在,顾月莲刚出驴车,一眼就瞧见了,站在陈老太太身边,她看过去的时候,少年恰巧也望向她,眼神儿亮亮的,很显温和。
顾月莲还算镇定的,缓缓垂了眉眼,心扑嗵扑嗵跳的很快,耳边有说话声,说话声模糊的很,唯有自己的心跳声,显得特别清晰。
陈老太太的庄子很大,庄子里有个冰窖,她喜欢来庄子里避暑,就是因着这里有冰窖。庄子后面是个山林,矮山连着矮山,连绵起伏,就庄子后面的山是属于陈老太太的,平素有人看管,山林里野味颇丰。
两家人安顿好,用过午饭,顾菲菲与陈老太太就打发小辈们自个玩去,陈老太太喊了庄头的两个儿子跟着,媳妇子则跟着女眷。
后面是山林,前面是成片的良田,不远处有条玉带似的小小河,近百亩良田便是依着这条玉带河存活。河边种了一排树,偶有几株果树,山林里果树更多些,河里的小鱼小虾多的很。往东边去,有个很大的池塘,池塘后方修了个凉亭,这时节,池塘里全是碧绿的荷叶,及盛开的荷花,特别的好看。
顾菲菲与陈老太太睡过午觉,就来到凉亭玩耍,吃新鲜的莲子,荷花糕,还有脆甜的菱角,炸得酥香酥香的小鱼条,玫瑰露,更有桃子,李子,西瓜……全是庄子上自有的,摆了满满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