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老妇(2)

顾元初从屋里出来,他是顾家长子,见媳妇咕咕哝哝,听了一耳朵,没听清楚:“你不去给娘煮粥,窝这墙角根里念叨啥呢?”

“煮啥粥,煮个屁的粥,煮了娘也不爱吃,我懒得费那心神劲儿,让老二媳妇帮着张罗着,正好她大清早的过来说这事。”刘娇杏捏着嗓子,学了把二弟媳的声腔:“可别耽搁了娘吃早饭,哎哟哟你是没听那声儿,不就是会煮个粥,那得意的劲儿。”

“娘不爱吃你煮的粥我爱吃,行了,别生气了。”顾元初揽着媳妇的肩膀拍了两下:“去弄早饭吧,我去喊娘起来,准备好漱口水打好洗脸水。”

哄了媳妇两句,顾元初乐颠乐颠的敲响了老母亲的屋门:“娘,天都亮了。”耳朵贴着门,细细听屋里的动静:“娘。”

“不用你伺候。”又来了又来了!顾菲菲躺被窝里哀叹,大儿子真是过于孝顺了,孝顺的有点过头!腻歪。

“娘大病初愈哪能自个劳神,养儿养老,娘辛辛苦苦的将我拉扯大,如今老了可不得我忙前忙后的服侍。”顾元初说得情真意切,双手贴着木屋,准备随时推门而入:“娘,儿子进来了。”

顾菲菲中气十足的拒绝:“不行,我这用不着你。”穿好衣裳,拿起梳子梳了梳头发:“老四媳妇醒了没?进来帮我梳头发。”

“娘我在呢。”随时准备进屋替婆婆梳头发的张婉桃看了眼双手依着木门着的大伯子,笑了笑。

顾元初收回了贴着木屋的双手,挺直了腰杆,往后退了几步:“进去吧,好好伺候娘啊。”

“娘我来帮你梳头发。”进了屋的张婉桃笑着拿过梳子,动作轻巧,很快便用一根木簪挽好了头发。

刘娇杏端来一盆水,笑盈盈的说:“娘昨儿睡得好啊,气色看着可真好,红光满面的精神。”

“嗯。忙你们的去,我自个来。”顾菲菲慢悠悠的卷着衣袖,先漱口再洗脸。

顾家在当地算是个小地主,家有良田六十六亩,家里养着一头牛,两头驴,八只羊,屋后的猪圈里养着四只猪,旁边的鸡舍约有三十来只鸡,镇上有间铺子,位置很是敞亮显眼,一年光是租金就值足足六两银子。

一大家子住着,儿媳孙媳一只手都数不过来,顾老太就没买小丫鬟,家里雇了几个长工,都是本村老实厚道的本分人,一天两顿饱饭不管住,工钱一月八十,少是少了点,确是实实在在的钱!一年三节还有点额外工钱和粗粮,年头至年尾能攒足足一两多银子呢!惹了十里八乡不少人的羡慕。

旧年春上顾老头寿终正寝,老伴儿走了,顾老太郁郁寡欢,没多久也生了场病,喝了大半年的药,瘦成了一把骨头,今年春上的一天夜里,恰是顾老头走的那晚,顾老太撒手人寰,当然这事没人知道,因为顾老太刚闭上眼,身体还热乎着呢,顾菲菲莫名其妙的在她的身体里活了过来。

大约是年轻的灵魂活力足,一点点的滋润着油尽灯枯的身体,精心治疗了小半年,前几日总算是得了吴大夫的准话,可以不用再喝药,慢慢养着就成。

三十岁出头的肤白貌美变成了五十多近六十岁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顾菲菲是什么心情,没什么心情,死后能再活,虽然黄土埋了大半截,怎么着也还能再有几年活头,能活就好好活。

朱凤喜端着碗温开水进了屋:“娘,你喝水。粥开始出米花儿,很快就能煮好。大嫂说阳鸿媳妇昨夜又吐了两回,我寻思着总是这么吐啊吐,肚里的孩子长不胖可怎么好,今儿给娘煮粥时,多抓了把米多放了几个红枣,一会让阳鸿媳妇跟着喝个几口半碗的,也补补身子骨。”余光小心翼翼的瞅啊瞅,小声儿的问:“娘,我这不算多管闲事吧。”

“挺好的。”顾菲菲没意见。

朱凤喜听着面露喜色,眼见的就振奋了精神:“娘我就觉得阳鸿媳妇也不容易,我怀晓晨晓方那会也老是吐,吃什么吐什么,所以晓晨晓方俩孩子打小身子骨也不太壮实,眼下家里样样都好,能补着点就补几口,吃在娘口补在孩身呢是吧娘。”

顾菲菲点点头,放下碗:“你去吧,粥好了喊我。”

“嗳,娘我先回灶上忙着。”朱凤喜拿着空碗欢欢喜喜的出了屋,一进灶屋就说:“大嫂我刚跟娘说了,煮好的红枣粥啊,给阳鸿媳妇留一碗,也跟着补补身子,可怜见的,怀了才四个月,人都瘦了一圈,肚子一点儿都不见长,这么着可不行。”

又来邀功,瞎显摆啥呢,显得我这婆婆不拿儿媳当回事?刘娇杏心里头不高兴,脸上不显,只撇了撇嘴:“可真是谢谢晓晨娘了。”见儿媳扶着墙慢慢吞吞的进来,扯着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说:“阳鸿媳妇快来谢谢你二娘,你二娘特意多煮了点红枣粥,一会啊你就跟着你奶喝一碗,补补身子,你二娘可真是把你搁心窝窝里惦记着呢,以后一定要多多孝顺你二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