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妙心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算了,你有你的坚持,我就不为难你了。”
反正沐云修往后都会被绑着干活,墨门再隐秘,时间长了,总能露出端倪。
除非沐云修这一辈子不跟墨门联络。
她现在是归潜储君,有这一层身份束缚,有时候行事,终究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
沐云修听到她这句话暗暗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路程没有什么太特别的事情发生。
他们这一队人,车马众多,宁孤舟索性让众人伪装成商队的样子。
从大燕的最南面,一路向北,各秦州进发。
如今已经入了夏,天气炎热。
之前在归潜还好,到了大燕后,温度明显升高。
他们一路过来,看到青州和淮州不少土地龟裂。
地里的庄稼很多都枯黄焦死,老百姓脸上的愁苦之色极重。
棠妙心怀孕之后,格外怕热,她有孕在身,又不适合用冰。
以至于这一路走来,整天热得不行,她一直没什么胃口,几天下来,她便瘦了一圈。
宁孤舟看到她这样,心里十分担心,却又无计可施。
棠妙心从来就不是娇气的女子,这一路实在是折腾的难受。
宁孤舟心疼她,每天早晚赶路,日头一大,便寻地方歇息。
如此一来,他们的速度就有些慢。
他们这一路过来,因为人数众多,终究有些招眼,路上遇到好几波不太长眼的山匪。
宁孤舟直接带着莫离等侍卫,把那些山匪打得屁滚尿流。
沐云修还是和在归潜一样,每到一处,都找当地的百姓询问情况。
他到大燕之后感触颇深,归潜的地理位置不如大燕,山多林多草木多,耕地相对稀少。
大燕多平原,正常来讲,这里的百姓会更富庶一些。
可是事实却是,大燕这几处赋税甚重,老百姓过得十分困苦。
虽然大燕现在并没有到易子而食的地位,但是老百姓家里的存粮却并不多。
今年的这一场干旱,让原本就不富裕的老百姓更加穷苦。
沐云修在跟着棠妙心走了好几个州府后,他的眼里若有所思。
他对宁孤舟道:“天灾之事,无可避免。”
“若遇明君,这样的灾年是能居中调度,老百姓的日子是能过得下去的。”
“但是如果遇到的是昏君,而国库又没有存粮的话,怕是会起动乱。”
宁孤舟问他:“你想救大燕的百姓?”
沐云修摇头道:“我救不了他们,能救他们的只有英明的国君。”
“秦王是大燕的秦王,你对这事有什么想法吗?”
宁孤舟淡声道:“我从归潜出发之前,就收到秦州州牧阮思追的信,说秦州今年大旱。”
“你现在看到青州和陈州的旱情如此严重,秦州比这两州更加缺水,灾情只会更重。”
“就算这是极好的收拢民心的时机,以秦州现在的情况,也没办法救青州和陈州的百姓。”
这些事情,他看得极为清楚。
秦州原本是大燕最穷的地方,他接手秦州只有短短几年,几年内秦州的战力提升不了不少,百姓也富足了不少。
但是就算如此,秦州受地理位置的影响,注定拿不出多余的粮食。
在灾荒年间,秦州盛产的宝石从他国也换不来太多的米粮。
归潜的粮草倒是充盈,但是归潜离秦州太远,从归潜把粮食运到秦州,损耗巨大。
沐云修问他:“若你是大燕的皇帝,你会怎么做?”
宁孤舟回答:“修渠。”
第1249章 我有媳妇了
沐云修有些意外,略想了一下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沐云修叹道:“大燕几个靠近西北面的州府,常年缺水,若能将南面的水经水渠引过来,是个思路。”
“只是现在旱灾已经快成了,此时修渠已经来不及了。”
宁孤舟点头:“你说的没错,只是我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曾在大燕的朝堂上提过这件事情。”
“当时为了这个提议,朝中大臣分成两派狠狠吵过一架,是什么结果想来也不用我多说。”
沐云修问宁孤舟:“在你眼里,现在大燕的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宁孤舟看了他一眼道:“好高骛远又自以为是的昏君。”
沐云修:“……”
他知道这对父子的关系很差,现在看来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差。
宁孤舟不想再跟他讲讨论这种问题,上马车陪棠妙心了。
许是因为到了大燕的地界,又许是因为沐云修提到了成明帝,他看着外面龟裂的土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以为到秦州后,会看到更加干旱的秦州,没想到一入秦州,四处皆是苍翠的绿色。
林如风带着一队人马在秦州和陈州的交界于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