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棋的人,可以从棋局中的走向,判断棋局胜负,沈至站在一旁看了三局,谢书战略灵活,总能将对手引诱进他的陷阱中,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不过他现在还仅仅是个小兵,需要战场上的经验来沉淀。
“我这儿有几本兵书,你拿回去瞧瞧。”沈至向来喜欢有军事才能的人,兵强国才强,瀛国有才能的将领应当多多益善。
“老师!”夏治洋大喊,要知道他当时为了让沈至教他,可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还动用了家里的人脉。
“喊什么,我没教他,只是给他几本书。”沈至知道自己这个徒弟的性子,他拍了拍夏治洋的肩膀,“那些书你都看过了。”
夏治洋一扭头,心气不顺。
常少微笑着说道:“多大了,还跟小孩似呢。”
“不必理他,他等会儿就好了。”夏景瑛说。
四人在沈府待了一天,因着沈府的房间不够,所以他们还是回了客栈休息。
三天的休息时间稍转及逝,谢书从益城回兵营,手里多了沉甸甸的十本兵书。
分别之时,夏景瑛交代道:“沈将军的好意你不可辜负,记得有空就把兵书看了,我会替沈将军抽查你的。”
一瞬间,谢书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又重了许多:“我知道了。”
春节过后,谢书又投入了无休止的训练之中,常少微听了沈至的话,他让所有将士加强对战士的水中训练。
谢书白日训练,晚上看兵书,凌晨开小灶,一天只睡两个半时辰。
时间稍转及逝,谢书已经在这个兵营里待了半年。
将士们组织了个新兵比武会,比武点到即止,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新兵们的武技。
新兵房内,新兵们因为比武会这件事,颇有微词。
“这些将士真会找事,训练已经很辛苦了,还要我们比武。”
“每个兵种都不一样,怎么比武。”
“碰上举盾兵直接把我抓起来扔出比武场可咋整。”
李柯盘着腿,坐在谢书铺子边,问道:“谢书哥,明天就要比武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谢书手上折着新洗的兵服,无所谓地应道:“比武罢了,这有什么可怕?”
以往若是有好好训练,这次比武会根本算不得什么,完全不需要慌张。
“就是啊,怕啥。”邓胜跟着附和道。
“可我若是碰上邓胜哥,岂不是必输无疑?”李柯担忧着说。
“为何?”谢书不解。
“邓胜哥的力量大我那么一截,他一抓着我,我不就被他控制住了吗?”李柯说。
“你是什么队的来着?”谢书问。
“斥候队。”
“斥候队最骄傲的是什么?”谢书再问。
李柯回答地非常果断:“速度!”
“速度和力量孰强孰弱?”谢书诱导着询问。
李柯和邓胜同时思索起来,速度和力量好似没有高低之分。
李柯答:“它们俩好像是一样的。”
“这不就对了。”谢书说,“在力量上你比不过邓胜,但在速度上邓胜比不过你,你俩各有优势,谈什么必输。”
被谢书一点,李柯茅塞顿开,好像是这个道理。
每个兵种都有各自的侧重方向,拿自己的优去击别人的劣才是将士们想要看见的。
谢书的话说完,李柯和邓胜本来的紧张情绪消散不少。
确实,没有哪个兵种是必输的。
第55章 路人村民变为将军攻vs军医受(18)
翌日,太阳早早升起,阳光普照大地,春风和煦,是个适合比武的好日子。
因为新兵数量众多,所以比武从早晨开始。
这次比武胜利前三名的小队有餐食开小灶的奖励,开小灶的食物是现杀的猪,虽然不算丰盛,但也算是个奖励。
新兵们已经很久没有大口吃肉了,这个奖励对他们来说很有诱惑力。
比武顺序用抽签决定。
谢书的场次在下午,下午场次的新兵上午依旧要训练,不可去练武场观战。
日头正烈时,轮到谢书了。
这次跟谢书比武的人,谢书有些眼熟,好像跟李柯是同队的。
那人愁眉苦脸着说道:“谢书哥,手下留情。”
谢书抱拳:“承让。”
此人完全不是谢书的对手,还没过三招,就被谢书打趴在地。
“谢书胜。”
台下的裁判说出结果之后,谢书才赶紧上前把他拉起来,他下手不重,但打在身上也是会疼的,他关切地问道:“没事吧。”
那人爬起来后利落地将自己身上的泥土拍尽,他没有恼色,反倒有种松了口气的轻松感,“没事,谢书哥果然如李柯所说般厉害。”
“你认识我?”谢书问,比武刚开始时他就想问,他们明明没有自我介绍,他却知道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