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零当村官(重生)+番外(90)

作者:水饺蘸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隆江种植基地。”说话的男人大约50岁,看到参观队伍里年轻的血液也很激动。

“我是咱们隆江基地的负责人薛五味,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我家从小就是种五味子的。”薛五味说话风趣幽默,拿自己开了个简单的玩笑接着给大家介绍。

“刚刚周秘书说咱们隆江基地不仅有中药种植,更重要的是咱们隆江基地中药种植到成品产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薛五味的话引起了周润玉的好奇心。

他看到薛五味鼓励地示意他说,于是问道:“从种植到进工厂,然后最终到老百姓手里?”

“是的,这位小伙子说得不错。咱们就是这样的一套产业链。”薛五味对周润玉印象很好。

“这太难了,隆江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模式。”周润玉皱了一下眉,隆江模式在二十世纪能复刻但在华国中医药刚放开的现在太难了。

王广涛也很认可他的话:“小玉说得不错,周秘书这次带我们来参观不仅是看一看药材怎么种吧?”

“隆江基地复刻很难,谁能说我们不能做一个属于我们的‘隆江’基地?”周青的话让润玉醒悟过来,他的计划不就是这样。

“隆江模式不是适用于所有人,但每个人都能建设属于自己的隆江基地。”周润玉的想法让周青和薛五味很认可。

搞工厂是厂长们的长处,但种植在场的哪一位都比不上周润玉。

周润玉不一会就被薛五味叫到身边,“听周青说你是京大毕业的?”

润玉不意外周秘书会说这个,来之前吴市长就交代过自己好好学习,想必周秘书也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

“京大植物系,对中药材种植有些研究。”周润玉语气让人听起来很舒服。

他们边走边看,薛五味最近他们隆江药材种植基地有一部分的五味子出了些问题。所以,昨天听到周润玉对这方面有研究才那么激动。

“那你说说,我们隆江基地的药材有什么不一样。”薛五味的问题引起了所有人讨论,有说地理位置,有说种植方式。

“隆江基地种植的药材大多属于关药,其中以赤芍、北五味、关龙胆,关白附最为盛名。”这个他们也只是有些许了解,润玉讲起来让他们对隆江基地的地位更上升了一个档次。

“能在这时候站稳脚跟,还大胆创新的隆江基地果然不容小觑。”白郡听到润玉的话若有所思。

他们今天参观的是隆江药材种植基地,上百亩的药材整齐地排列分布。和他们那边气温不同,隆江基地处北方才十一月初周润玉他们就已经穿上了厚毛衣。

薛五味经常锻炼倒是没感觉,周润玉虽然体质好了些也怕折腾还是穿上了毛衣。

“这个是?”苏海清看到附在地上的地膜有些疑惑。

“地膜,保温保湿效果比较好。”吉省气温低,也比较干燥所以他们临近冬季药材种植的地方都覆盖上了地膜。

周润玉了解过,地膜在八几年的时候曾经泛滥成灾。他们那边因为气候原因倒是一直没用过这种东西。白花花一大片看上去确实很壮观。

“吉省的冬天来得比较早一点,冬天零下十几度如果不盖上地膜做好保温来年药材损失会很严重。”薛五味解释道。

几个人也都好奇地掀起地膜摸了摸,地膜覆盖的地方热乎乎的保温效果很不错。

“我感觉咱们如果搞药材种植也可以用,海岱省冬天虽然晚些冬天温度也不是很高。”孙鹏宇感觉可以建议他合作的种植户都附上地膜减少损失。

润玉感觉也很有道理,虽然地膜被称为白色污染但他在北方的冬季还真是必不可少的。

“很神奇,我们那边都没有用这个的。”苏海清他也是见过药农种植药材的情景,冬天因为气温低会只留药根将秸秆覆盖上。

周润玉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种地膜和他见过的还不一样。“薛叔,你们这地膜和市面上的不一样吧。”周润玉感觉这种地膜的透气性更好,即使气温高时也不会捂住根部。

“小玉观察很仔细啊,这种地膜和普通的不一样。是我们特意找厂家定制的,也是巧了定制过程中技术部那边对地膜材料进行了改良。”薛五味没想到周润玉竟然那么敏锐。

周润玉掀开地膜时还发现了一些问题,但看薛五味的表现他打算休息的时候再说。

“周润玉你快过来。”苏海清将周润玉的手伸进自己口袋里,上下摇了摇。周润玉一脸蒙,“怎么?”苏海清更是不知所措:“什么,你没摸到吗?”

“摸到什么?”两人嘀嘀咕咕引来了一直注意润玉的王广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