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男人不能当老婆(37)

言官们不仅弹劾百官,更十分勇敢地以“骂皇帝”为己任,于是他们充分发挥起哄架秧子的精神,将这一桩县试舞弊案直接摆到了大朝会上。

矛头直指永寿帝,大概是这样说的——

“陛下您也是读过史书的人,应当知道贤明的君主肯定是不喜欢整日被溜须拍马的,您怎能任由朝中这种风气盛行,以至于奸臣当道乃至祸国殃民?更何况,科举考试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呀,有那么多圣人文章都还学不过来,怎么能去学你小时候写的打油诗?皇帝啊,你要有礼义廉耻啊!”

“……”

总而言之,是把皇帝给骂上了。

永寿帝被气得不轻,但是一则,这是言官不能随便打;二则,这是言官,不能随便杀。所以只能派钦差到长安县,摆出他作为天子的贤明态度,也务必要将这一桩舞弊案查个清楚!

通州知府得知此事令龙颜震怒,自然不敢轻慢。他迟迟不到长安县,不是因为他胆大包天敢不把钦差放在眼里,正是因为这事在朝中已经闹大了,他才不敢轻易露面。

在朝中,他担心自己成为皇帝的出气筒。

在地方,他担心自己处理得不好,又让布政使司的林大人对他怀恨在心。

一时间,他觉得自己进退两难。

其实通州知府的担心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参与查案的三个人。一个阁老门生严徵,后台硬。另一个是公主的独子叶文彬,后台更硬。

长安县令又是一个芝麻官,朝中根本无人在意,所以也就只有他这个做知府的,分量刚好够给皇帝消气。

而牵涉进舞弊案的林秋笙,他的父亲任布政使司副使,不巧正是他的上官。

这岂不是活该他倒霉?

通州知府愁得不知如何是好,与他的师爷幕友也都商量不出一个好计策,于是就采用了虽然无耻但是或许有用的办法——

拖。

总归要拖到钦差将态度表明了,他再出面顺水推舟一把,哪怕是受一些皇帝的训斥,也不能得罪直属上司。

否则,他这辈子都别想再往上升了。

明确了这一应对战略,通州知府便开始一边派属下打探消息,一边在通州府衙稳坐高台。直到——

叶家军连夜拜访了他家。

-

另一边,长安县。

林秋笙状告谢柏峥一事,叫整个县衙忙得人仰马翻,他们要找人来替林秋笙写供词、要将提及的证人都找齐,之后才能请钦差大人开堂审案。

这时间,谢柏峥反倒无事可做了。

他只需在房中整理好衣冠,等待官差的传召。

书生的装束简单,片刻就好。可谢柏峥并没有立即从铜镜前移开,原因无他——镜中人的长相不说和他一摸一样,至少也有七八分相似。

还有一直被他忽略的——

他和原主同名同姓,这一点从那位叶家军领队的口中也再一次证实了。

这会是他穿越的理由吗?

谢柏峥走神片刻,还不及深思便作罢了,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他出现在这个朝代的理由,或是解决了眼前的麻烦之后能否回去,都要先洗清了身上的嫌疑才有后论。

霍靖川倒是很自在,自成风流地在窗边一靠,十足的纨绔公子模样。只是有一样,他仿佛一直在盯着谢柏峥。

谢柏峥疑惑地转身。

霍靖川解释:“我以为你能在镜中看见我。”

并不能。

谢柏峥接受了这个解释,并未多纠结。他估摸了一下时间,此刻大约是凌晨三四点。钱庄的管事、林家府上的帮闲陆久之等人都陆续被带了来,县衙内灯火通明,皂班的衙役们也已经提着灯笼候着。

可是却迟迟不见升堂。

看起来,像是还在等什么人,是布政使司,还是通州知府?

左右便是这两个可能。

可林秋笙的祖父便是布政使司副使,论理应当回避的,如此县衙等的人便就不作他想了。谢柏峥想明白这一点,不由问道:“这通州知府,是什么来头?”

架子还挺大的。

霍靖川对此人没什么印象,思索道:“没什么印象,应当只是平平无奇?”

话音刚落下,二人便听到了这位平平无奇的通州知府抵达的动静。谢柏峥推开窗往外看,刚好就看见通州知府从马车上下来

——蹲在地上吐的场景。

这也不能怪通州知府,叶家军视叶文彬的命令为军令。军令如山,军令说要通州知府明日之前到这长安县衙,那自然就要按时到。

至于通州知府这个四体不勤的身体能不能扛得住连夜奔袭,这就不是叶家军该考虑的范围了,总之人带到了!

谢柏峥看了一会:“他这是,被人劫了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