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抵达大巴站时,姜筠与高飞敏大包小包的面面相觑。
见高飞敏目光狐疑地望着她,姜筠面不改色道:“你说的有道理,我和小钰想了又想,还是多买点粮食比较好。”
高飞敏也不知是信还是没信,回家的路上,三人一路都没搭话。
回到家后,三人被奚妈一顿说教,嘴里时不时念叨两人浪费钱,家里地下室地窖都装满了粮食,再这样下去,粮食就得生虫变潮,吃不完不是白白浪费钱嘛!
说教也不过是一时,老二老三都是花自己的积蓄买的,奚妈只能嘴上说说,阻止不了他们的行为。
外面的雾越来越浓,到第二天的时候,前往县城的大巴便被停运了,高飞敏的学校也停课了,奚兵奚卫奚爸是村里的建筑工人,帮村民们建房子,现在这样的天气,工头也让他们停工了。
奚兵踢了板凳一脚:“又停工!这一直停工上哪去赚钱!”
奚爸也发愁,因为流行病的缘故,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本来想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工作赚钱,没想到又起了一场雾,他们这些工人也受了影响。
如今奚家还未分家,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儿子儿媳上缴一半用作吃喝用住,前两年老二家摆摊赚了不少钱,家里因此也富裕不少,谁也没想到接下来因疫情被困两年左右,一家老小都在吃老本。
老二老三家盖屋囤粮,奚爸是赞同的,如今这日子不安慰,手里有点粮食能踏实点,所以出资出力是一点也不含糊,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被困在家中。
奚爸忍不住叹了口气:“说这么多干什么?等会去砍些竹子,在家做点竹筐,等雾散了拿去卖。”
编竹筐是姜筠教给奚钰的,两人靠着编竹筐赚了不少钱,每月的伙食费也都能按时交,如今被困在家里面,编竹筐是个不错的手艺,姜筠也没有吝啬,一点点地教给了他们。
雾蒙蒙的天气始终笼罩在空中,村内的广播时不时发布预警,警示村民不要随意外出,所有人都盼着雾能够早日散去。
白雾非但没散,还愈发严重,只要进到雾中两三分钟,嗓子便会难受,忍不住咳嗽。
雾里不知含了什么颗粒,引起不少人的不适,奚兵去外面捡柴,回来后嗓子痒,不停地咳嗽干呕,整个人咳得脸都红了,让刘希红等人吓了一跳。
刘希红担忧道:“苗苗她爸,没事吧?赶紧喝口水压一压。”
奚兵缓过气后道:“不能在外面的雾里待时间太长,若不然呼吸不顺,喘不上气。”
不能去雾里,那他们每日所需的木柴要从哪捡?众人忍不住发愁。
他们也想过用布捂住口鼻,虽然有些效果,但能撑的时间不成,过不了多长时间便再度呼吸不顺。
为了防止外面的毒雾渗进房子里,不少能通风的口都被堵住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白雾顺着缝隙钻进房子里。
奚秋吸进来雾,忍不住小声咳了几声,姜筠揉了揉她的背,帮她缓缓气,心里确是忍不住担忧。
姜氏百货大楼已经将防毒面具交给了京都研究所,只不过能够有效阻隔白雾的口罩还没制成,再拖延下去,只怕百姓的肺部迟早会出问题,提前遭殃的必定是小孩与老人。
奚家三个孩子已经染上时不时咳嗽的病症,再耽搁下去不行。
京都。
奉明清盯着姜氏百货大楼提起的交易,没有任何犹豫。
“从他们那里订购,迅速发往各个省份,能撑一时是一时!”
姜氏百货大楼提供的是过滤器,能够除去雾中部分有害杂质,能拖一时是一时。
京都领导层下发的命令很快到达基层,等他们接收到时,便见一个庞大的机械物摆在他们面前,他们面面相觑。
“空气过滤器?”
“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有这么高科技的产品了?”
“别管这么多,这过滤器可不便宜,你们将它安装在空阔封闭的体育馆或者图书馆,容纳的人越多越好,再不快点,这得病的人会越来越多。”
不止有空气过滤器,还有防毒面具,防毒面具数量不少,全都下发到基层的每个人手中,陇河村的村民们也人手各一份。
姜筠刚拿到防毒面具,便带到了奚秋脸上,见她呼吸顺畅不少才松了口气。
奚家每个人都忙着戴防毒面具,村内的广播声久违的响起。
“咳咳,乡村父老们!县里建了个避难所,里面能够净化空气,两天后都在广场上集合,到时候前往县里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