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寻意竟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唐导说得对,这部电影展现的东西,是需要去感受。唐导的话可能说得不太明白,但是贺寻意已经懂了。
“唐导,您说的这些很对,我也知道您在担心什么。”贺寻意说。
唐导看了贺寻意半晌,贺寻意本以为唐导要和他接着说宣传、说档期的事情,谁知唐导只是说了句:“贺总,我相信你,我就只管把电影拍出来,剩下的交给你。”
《生》的拍摄从开始到现在都很顺利,贺寻意后来没怎么再去过,但是一直关注着这边的拍摄进度的。
唐导知道后还很感慨,第一次遇到的时候他就知道贺总这人品行应该很不错,或者说和其他一些娱乐公司的老板完全不一样,唐导在这个行业多年,就算他不喜欢和那些人有牵扯也多多少少知道,走到一个公司老板这样的位置时,是不可避免地要沾染“资本家”的思维和习惯的。
可能也会有不少例外,但唐导这么多年,却只遇到了贺总这样一个。
唐导去了解过泊旵这些年的项目,从最开始的电视剧、综艺等,都让唐导觉得贺总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甚至在某些方面和他的想法有相似之处。
他觉得这样的贺总,不是一个看不到问题的人,他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唐导的话反而让贺寻意愣了。
他本以为档期和宣传的事会变成一个他和唐导意见分歧的点,可贺寻意不知道的是,唐导内心已经把自己给说服成和贺总意见一致了。
于是档期顺利从唐导预想的暑期档变成了贺寻意预想的双十一档。
之前唐导就和贺寻意说过,这部电影的票房可能不会太高。
贺寻意刚开始还有点没绕过弯来,唐导啊,那可是在国际电影节上都拿过奖的导演啊,由他来导演怎么会可能没多少人看呢?
贺寻意又转念想了一下,就想明白了。他刚开始想错了。导演和明星还是有区别的,放眼华国影视几十年来,一般人能说的出名字的导演有几个呢?而唐导一开始拍的东西,是很符合评奖的作品,但不是大众想看的。
而一部电影诞生后,不是拍给专业人士看的,而是所有人。
所以当初贺寻意才很爽快地请唐导来作为《生》的导演。如果让贺寻意说句心里话,在他看来,唐导是作品质量的保证,但不是票房的保证。
贺寻意本可以按照一个可能会让电影火的路去走,但他绑定的是破产系统,就是要亏的钱比赚的钱多,虽然系统限制他对项目做出不合理的干预导致项目破产,但方法总比困难多,贺寻意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到。
想来想去,贺寻意觉得自己有点对不起一个人,那就是李树。
那是他真实的经历,是多少年来不停回忆写下的。而对于贺寻意来说,《生》却是他的系统任务。
————————
贺寻意一直想找李树说说话,却不知道怎么说,从何说起。
时间一晃而过,《生》的拍摄已经接近尾声,很快要进入后期工作。
杀青那天仍然按照泊旵惯例,当然是贺寻意的小心思,大办杀青宴再搭进去点钱,都算是《生》的支出,苍蝇再小也是肉。
李树今天也来了,毕竟这最初的剧本是他提供的。
李树穿得干净了很多,眼神看上去也有了一些光亮,听说他重新找了份事做,包吃住,工资月结,李树已经干了好几个月了。
下面大家热闹地吃着,贺寻意吃得差不多了,他抬头一看,发现二楼不远的窗口处,李树正在抽烟。
听唐导说,第一次见李树的时候,他就坐在路边喝着一瓶最便宜的白酒,可是今天的杀青宴上全是好酒,李树反而一口没喝。
贺寻意静悄悄地上了二楼。
两人对视一眼,靠在二楼窗口的栏杆上。
李树掐灭手里的烟,笑着说,“贺总是不是想说,我看上去有点变了?”
贺寻意点点头,也笑了:“挺好的。”
“那是要感谢您,如果没有您,我....”李树想了想没再说下去,却说起了另一件事,“这十几年来,我一直觉得心里沉沉地压了块石头,很堵,感觉怎么都一样,活着就行。”
“我写王哥,是想把他记下来,我不想忘了他,也不想忘了楠楠,我时而觉得他们都还在我身边,时而又突然发觉,他们已经离开很久很久了。”
“贺总,真的很谢谢您,我可以问您,为什么要收了我写的东西吗?我到现在都觉得好像在做梦也一样,这竟然成了一部电影,再过一段时间,我甚至能在电影院看见它.....”
李树似乎自己都已经不知道在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