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负责这件事的是头曼,和黎普。
呼延健从嬴政那出来的时候,就见呼揭国的牧民已经在带领下纷纷去登记,家中几口人,多少的牛羊。
准备去烧制砖瓦,给他们盖房子。
看着百姓一脸忐忑,最后从大秦这里领到食物后,脸上开心的模样。
呼延健突然觉得,归顺大秦也没什么不好的。
正想着,就见头曼一脸笑意盈盈的从远处走来。
身旁还跟着一些老叟。
呼延健有些恍惚,多长时间没看见头曼这样的微笑了。
以往这样的笑,都是出现在大匈抢了他们的牛羊和月氏的牛羊后,才能露出这样的笑。
“呼延…都尉?”
头曼不确定的看着呼延健问道。
呼延健点点头。
就见头曼一脸开心:“呼延老伙伴,你看我把谁带来了!”
“这两位是…”
头曼一脸开心:“这是教授你知识,让你更快融入大秦的老师,快,还不快来拜见你的先生。”
呼延健还没体会到儒学的魅力,如今见到两名仙气飘飘的老叟,立刻恭敬有加的行礼问安。
收了呼揭国,嬴政夜以继日的带着人实地勘察。
这铁路修在哪里比较好。
这直道能不能拐过来?
一直到什么都解决好了,图纸也画好了,嬴政才想起来一件事。
“常山,去将曹参叫来。”
他可有阵子没看自己的那本记录了,这连着收复三国。
又建铁路,修房屋。
不得好好写一写?
这么大的功绩,要是曹参没写好,他必须得让黎姜好好教一教曹参。
等看到册子的时候,嬴政彻底沉默了。
“陛下如天神降临…口中大喝,吾乃大秦始皇,尔等还不臣服……平地炸响七彩神雷…三国子民百姓无不震惊敬仰,纷纷跪地口称…始皇万岁…”
嬴政轻轻点了点册子上的这一段话:“这是…”
“这是黎国师先前听闻臣正在为陛下书写史册,就…”
曹参觉得这段不太行,太过夸张,可黎国师想要写,又不能……
“朕觉得甚好!”
嬴政满意的点点头:“朕就是该如此!”
第272章 传闻中的九鼎
曹参怎么都没想到,嬴政居然喜欢这样神话又夸张,又外放的方式用来写皇帝史册。
“陛下…否有些夸张?”
“哪里夸张?”
嬴政看着手中的本子:“七彩神雷是真的,朕的身份也是真的,哪来的夸张?”
论对嬴政的了解,黎姜算是一个。
毕竟前世她可是熟读《秦始皇本纪》的女人,知晓嬴政一生做出来的事。
如此成就的帝皇,谁不喜欢别人歌颂?
虽谈不上好大喜功,但既然能走到哪在哪里立一个石碑,书写功德的嬴政,怎么能不喜欢别人吹彩虹屁?
就是说,就是嬴政就是想要他的功德被人广为流传而已。
给他又怎么样,谁能吝啬那么一点点的彩虹屁?
是以,黎姜写的那些,虽然经过了曹参收敛一些的加工,嬴政还是看出了一些不同。
甚至觉得,此言甚妙,正合他心意。
另一边跟着大儒们学习的呼延健和呼延康,满眼都是星星,满脑子都是浆糊。
为什么这白胡子老头说的话,每个字他们都能听懂,放在一起就听不懂了呢?
“子曰……”
呼延康看着白胡子老头摇头晃脑的模样,咽了咽口水。
“兄长,他是不是想偷偷杀了我们?”
呼延健眉头紧蹙:“说什么屁话。”
“可每次我这么摇头,脖子都咔咔响,晃快了,脑袋就晕的厉害。”
呼延康委屈的很:“每次我一晕,我就说不出来话,说不出来话,我就吃不上饭~”
正说着,就听呼延康肚子咕噜噜的叫。
这话倒是没错,虽然呼延健也不懂为什么说话就说话,非要摇头晃脑的。
谁懂啊,家人们。
这么读书真的很助眠啊!
这话倒是没说错,因为今天学完了知识后,呼延健和呼延康又成功给自己哄睡了。
嘴里不知道迷迷糊糊跟着说的是什么。
脑子里面也不知道记得是什么。
只记得,摇头晃脑,微风袭来,耳边是大儒的说话声,徐徐的传入耳中,温和,有节奏。
然后……两人在即将下课时,面对大儒的询问,一问三不知。
自顾自的哑口无言。
迎接他们的除了大儒朽木不可雕也的目光,还有今天没有夕食的通知。
如此过了一个月,在嬴政确定好修铁路的路线和修路的路线,呼揭作为西蒙古郡已经开始准备盖房子时。
呼延健和呼延康,终于能够顺利的答出大儒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