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蓝曦臣闭眼不语,面露不忍。蓝启仁将案上不知道多少天没动过的茶水推到一边,替他斟了一杯热茶,继续劝慰说道“君子当自省,克己,这些年你都做得很好,赤峰尊的死,若你一心要揽在自己身上也随你,只是须知洒心更始,自身若错,及时改过,善莫大焉也。”
蓝曦臣嘴唇动了动,最终也没说出什么来,蓝启仁摇头道“叔父知道你心中苦闷,也不苛责于你,蓝氏宗族事物有我,你可安心……”
“叔父……”蓝曦臣脑中似有绳索绊着,整个思绪还停留在自家叔父上一个问题上,他摇摇头,满脸痛苦纠结问道“……叔父,大哥之死,是曦臣识人不明,无可辩驳……只是阿瑶他,我是说金光瑶,确如他所说,纵坏事做尽,却从未于我,于蓝氏生过些微加害之意,我……”
这大概是他这段时间说的最长的一句话,哪怕没说完,哪怕中间顿了好几次,说完却已经胸口起伏,微微喘气不止。蓝启仁有些意外,他知道蓝曦臣与金光瑶相厚,金光瑶伏诛,作为他义兄的侄儿自然难过,却没想到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蓝启仁叹气道“曦臣,你是迷入局中太久,将自己困在执念里罢了……”
蓝曦臣又露出那副愿闻其详的表情,他真的太需要别人帮一帮了,如同一个被捆住双手的人,只用自己的嘴巴,解不开那个死结。蓝启仁继续道“金光瑶伏诛,乃是因果循环,他若未种下业因,又怎会自食业果?而他宽待蓝氏,厚待于你,或许是诚心与你相交,也或许……是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果吧,只这善念太过狭隘,也太过功利,不足以为他的恶作辩驳。你若执念如此,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若蓝氏家主持言不正,恐难在玄门立足……”
或许是顾及自己侄儿的脸面,蓝启仁说的很含蓄,可蓝曦臣竟奇怪的听懂了,可能这才是他这段时间困住自己的根源吧,一旦有人帮忙解这个死结,被捆住的人怎么能不出一份自己的力呢?是啊,阿瑶罪无可恕,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是不论他如何对自己好都没办法抵消的,他的好,他的善,如同叔父说的太过狭隘,狭隘到只是蓝曦臣和金光瑶之间的事。
蓝启仁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叹气了,他站起身,看了看蓝曦臣面前那杯早已凉透了的茶,痛心道“若你心中执念难消,便以你的方式回报那份善意吧……”半晌又捻须摇头道“叔父授业半生,犹有识人不明险令明珠蒙尘之过,何况于你?汝辈子弟,佼佼者众,玄门之幸也”
蓝启仁离去带起的一层尘土呛得蓝曦臣咳了几声,撑着腿平复下来,蓝曦臣唤了一句“来人”
守在外头的除了常听差的几个,还有百无聊赖又心急如焚的蓝景仪,听得唤人,他跑得最快,飞速应了“泽芜君,何事?”
蓝曦臣看他一眼,露出一个久违的笑容“修书与聂宗主,他所求之事,我愿助一臂之力”
景仪奇道“泽芜君您未答应吗?聂宗主离去时曾说于不净世恭候,我还以为您与他已经约好了呢”
蓝曦臣自嘲笑笑“果真当局者迷,谁都比我看得清……罢了,景仪,携了我的琴,随我同去”
聂怀桑果真是恭候着,他们才到清河,就有聂氏的人前来导引,一路将他们带上了行路岭。“我们宗主在前面的石堡等您,蓝宗主请”领路的人恭敬非常。
这个地方是蓝曦臣第一次来,十多年前那次丧仪,非聂氏之人不允入内,他并没有进来看过。现在一看,十几个白色的圆顶石堡错落有致隐在密林里,竟生出些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的寥落感觉来。
“曦臣哥”聂怀桑迎出来,恭敬施礼。
蓝曦臣回了一礼,聂怀桑侧身要避,蓝曦臣哑着嗓子道“怀桑,此礼你受得,乃是谢你仍存善念,诸多成全……”
聂怀桑心中酸涩不已,硬着头皮受了半礼便赶紧将他手臂扶起来,带着些鼻音道“曦臣哥不怪我曾诱蓝家小辈涉险我就心满意足了”
聂怀桑作出一个请的手势,恭敬道“恭候多时了,曦臣哥,请入堡一看”。又看了一眼他身后跟着的少年,蹙眉提醒道“堡内全是尸体,小孩子……”
蓝曦臣朝后看了背着琴的景仪一眼,见他眼神定定,并无退意,轻笑看着他道“无妨,孩子总要长大,你不是一瞬间就长大,让曦臣哥刮目相看的么?”
聂怀桑眼眶热热的,笑着请他进去。这是一座新的石堡,可以看见有两面墙还未填进尸体封起来,露着一大片墙砖。堡内地上有个石台,上面有一口新棺,棺盖已经打开,有些难言的味道,似是某种药粉夹杂着陈尸腐烂的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