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城伯所派驿兵为何不能抵达京城,这其中到底是什么缘故?
驿兵是死是活,人在哪里,这都要一一查证。
随着钟御史越查越深,曹国公被牵连进来。
明曦得了消息,她就想知道这次皇后如何搭救曹国公。
曹国公御前喊冤,然后一脚把兴安伯踹出来,言之凿凿当初御马监的事情,都是兴安伯与卢执亮所为。
“兴安伯认罪了?”明曦看着李全问道。
李全摇摇头,“没有,兴安伯喊冤,只说当初卢执亮为了平御马监的账,从他那里借走了十万两银子,至今还未归还。
兴安伯还拿出了卢执亮签下的字据,经过核对笔迹确实是卢执亮笔迹。而那十万两银子平的账,还跟陛下有些关系。”
“跟陛下有关系?这是何意?”明曦蹙眉。
“听说卢执亮这笔债,是给皇帝抹平的,具体为了什么事情查不到。”
段明曦:……
李全小心翼翼地看着大姑娘,又开口说道:“齐侍卫还说,这十万两的事情一出来,皇帝没有继续追究兴安伯。”
段明曦嗤笑一声,查账竟查到了皇帝头上,真是可笑。
十万两对于皇帝来说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是问题在于,这十万两银子为何是走的御马监的账。
绕了一圈,这件事情又形成了闭环,明曦怀疑,只怕是皇后早就谋划好留的退路。
真是好厉害!
第276章 你是想死吗
皇后此时心情十分糟糕,看着曹国公说道:“我早就说过,卢执亮这个人可用,但是要小心些,没想到他还给兴安伯写了欠银十万的字据,留了这么一手。”
曹国公看着怒容满面的皇后,开口说道:“娘娘不用担心,事情不是解决了吗?”
解决?
皇后强忍着怒气,看着曹国公说道:“你可知道,这件事我本来是打算留到后面,结果现在就要用出去。”
一道保命符,就这么没了。
能不心疼吗?
曹国公却不以为然,看着皇后说道:“不过是一笔风流债罢了,再说那女子都死了,你又何必耿耿于怀。”
“十万两买她一条命,便宜了她!”皇后恨恨地说道。
当年皇帝微服出宫,偶遇一红颜知己,就惹下了这么一笔风流债。
幸好那女子出身低微,不然怕是要被皇帝弄进宫。
皇后那时后位还没彻底稳住,后宫还有四妃步步紧逼,外头皇帝又被人勾了魂,她实在是没办法,这才想了一个法子。
她劝皇帝,这女子出身粗鄙,若是就这么进宫,只怕朝臣也不会同意。倒不如先把人养在外头,让她先学学规矩,等时机成熟再把人接进宫。
那十万两,就是皇帝安置那女子的银子。
卢执亮就是被皇帝委以重任的人,当然皇帝并不知道,卢执亮早已经被她买通。
十万两是给了那女子,但是皇后也让人放出风去。
她一个弱女子,身怀巨银,自然会招惹一些贪财之辈觊觎。
她现在还记得皇帝得知她的死讯后,那张震惊悲伤的脸。
这件事情根本见不得光,过去这么多年,若不是翻御马监的账,只怕皇帝也不会记起这笔银子跟那个早已经化成枯骨的女子了。
只是她也没想到,卢执亮还跟兴安伯府借了银子,并签了借据。
兴安伯这个人……
皇后想到这里看着曹国公,“兴安伯你要防着些,这次的事情他必然会有不满,你跟他说,只要何婉怡成功生下儿子,本宫将来助她登上豫王妃之位。”
曹国公沉声说道:“兴安伯分得清楚利弊,再说他也应该有自知之明,不敢与我们闹翻。”
皇后头疼得很,“这回御马监彻底落在黄韶手中,这个黄韶还真是一块硬骨头。眼下不宜动他,等过了这个风口再说。”
能坐在御马监掌印这个位置的人,只要心生贪念,总能被她抓到把柄。
这回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奉城伯那边的事情都处理好了?”皇后又问道。
“娘娘放心,驿兵被山匪打劫致死,那是他们运气不好。”曹国公笑道,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便是端王亲自查,最后也只能端了土匪窝交差。
皇后这才安了心,又道:“没想到皇上会让端王领兵出京,淑妃母子平日倒是装得极好。”
曹国公却道:“太子殿下身为储君自然不能轻易离京,晋王因为豫王的事情被陛下迁怒,齐王性子跳脱,康王更不用说,皇上能用的也就只有端王。
娘娘不用在意,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皇上肯定不会让端王做大,成为太子殿下的威胁。”
皇后面色凝重,没有曹国公想的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