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景明表示他相信科学,不相信会有第二次,如果真的有他也不介意体验下另一个人生。
当他问文琦时,文琦表示自己并不想有第二次,如果真的来了,那他就会选择好好活下去。
这些话已经是文琦能提起的,最大限度的关于自己秘密的事了,但他堆叠了很多故事讨论,以至于游景明只是觉得他在突发奇想。
或者仅仅是一个梦,游景明并不会将事情联想到他本人身上。
文琦虽然老了,总有一些小毛病,可他毕竟比游景明年轻很多岁,所以最后是游景明走在他前面。
游景明走之前拉着他的手,眼里满是担忧,他知道如果文琦走在他前头,他会悲痛欲绝。
可是当游景明觉得自己要走时,他又担心文琦接下来的伤心和孤独。
虽然文琦有许多家人,那些人会陪伴和照顾好他,但他看着文琦眼里的不舍,还尝试着安抚文琦。
“如果有来世,我会等你。”
此后的文琦又活了好些年,一直活到游景明去世的年纪。
这中间他也会和小辈儿们讲年轻时候的事情,但那个秘密始终无人知晓,被他带进了坟墓。
第112章 走马灯
据说人死前是有走马灯的,文琦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样子,直到他直面死亡。
文琦一生中有两次走马灯,第一次是他被前任撞飞的时候,他脑海里一些片段在闪回。
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的,而是按照自己印象深刻的闪回。
比如说文琦很小的时候,有人嘲笑他没有爹妈,没人要。
再比如文琦满心期待,在老人家对他长期的谎言的关怀下,真正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见面,但是这两人谁都没有给他家人的温暖。
明明文琦爷爷奶奶以前告诉过他,只要自己乖乖的,爸爸妈妈就会喜欢,但事实上他做的再好,也没有人在意他。
他们各自组建新的家庭,仿佛之前一段的婚姻是一个彻底的错误,而自己就是那个错题集。
他们不愿意提起前一段婚姻,包括那个孩子,他们看起来对自己的现任还不错,至少在文琦看来是这样,对他们新的孩子也很好,仿佛父爱母爱都给足了。
小时候的文琦只会望着那些人,觉得自己很伤心很难过,但是再长大一些,他就会觉得那些所谓的父爱母爱都很虚伪。
既然他们能彻底抛弃自己的第一个小孩,那他们的第二个小孩又有几分真心呢?
又或者说爱和付出是成正比的,他们在一个孩子身上投入越大,花的时间精力越久,也就更爱他们了?
那爱到底是什么呢?真是可笑。
后来文琦上了大学,他的父母终于又来走动了。
文琦当时想起爷爷奶奶说的话,说自己乖乖的有出息了,以后父母会喜欢的。
这句话似乎在这里用上了。
确实考上大学的文琦等同时有出息,况且已经成年是个大人了,所以父母又开始试图连接上文琦和那些弟弟妹妹的感情。
这个时候他们就是一家人了,而文琦就必须像个瞎子聋子一样抛弃过去的一切回忆和委屈,好好的和他们待在一起,不然就是得理不饶人。
但文琦偏不,他也会去和他们见面,然后提起过去的事情,这个时候无论是他的父亲还是母亲都会愤怒。
明明文琦只是平静叙述了过去的事情,他们就会愤怒。
在他们看来,文琦就应该不计前嫌,就当以前没有发生过,跟他们重新待在一起,而且要心甘情愿,心平气和,最好和大家一起其乐融融。
但那怎么可能呢?
连带着他的弟弟妹妹也觉得莫名其妙,为什么这个哥哥总是在他们面前很冷漠。
为什么他的哥哥总是轻而易举的,就能让他们的父亲和母亲暴跳如雷。
到最后这位哥哥一个人在外面生活,再也没有到他们家里来。
关于儿时的几个片段,多数是文琦的孤独和缺爱。
回忆中除了家人就是工作和学习,他觉得比较重要的画面,比如出成绩和表彰,是他人生中较为高光和受瞩目的时刻。
他第一世是很平凡的。
关于成年后的片段,出现更多的就是自己和前任,他们认识、表白、日常生活,每一个瞬间都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在他还没有看穿那个人是坏人之前,他们也拥有一段比较好的回忆。
文琦还以为自己找到了终身伴侣,正朝着两人过一辈子的方向前行,但是对方没有勇气走这条路。
开始是欺骗,后面是分手,最后杀他的人也是他。
他还能记得那张面目狰狞的脸。
事情走到这步,文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他的回忆里也有对爷爷奶奶的不舍,对方抚养他长大,一辈子辛苦,可文琦并没有让他们享福,或者说没有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