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还是把这些有技术活儿的东西,提前买好免得自己以后笨手笨脚,时间花了,东西却做不出来或者没有别人做的好。
对于她而言,提早准备好工具,以后就不会花时间来制造工具了。
东西写了一些,文浅就把空间里自己买的储水箱拿出来,清洗好之后搁置在房间里沥水。
文浅打算每天存一点水,井水抽干再沁水需要时间,在农村除了费点电就没什么了。
但是在城里,要大量囤水,是会被询问的,不知道怎么解释,水费也蹭蹭上涨。
刚好现在天气热,文浅中午在家的时候就会每天抽水存水,在农村基本上只需要交电费就可以了。
除了存水,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修厕所,她有陈林的联系方式,询问了陈林在哪里买水泥、沙石。
陈林说他家有多的砖头,沙子陈婶儿家有,至于水泥陈林告诉她地址。
陈林知道她要在家修厕所的事情说他可以帮忙拖两袋回来。
于是文浅就把交给陈林。
陈林是个实在人,文浅又是熟人,所以东西很快就置办好了。
当他问文浅找谁建的时候,文浅指了指自己。
陈林很惊讶。
“你是说你要一个人建个厕所?那要弄到啥时候啊?你会建房子?就算是摞砖你要学呀。”
文浅道:“那要不你来当师傅?你会不会?你说个工钱价,我干脆找你当师傅。”
于是陈林爽快答应了:“那就我来吧,就按照本地的师傅价格来。建多大?建在哪儿?”
之后陈林就跟着文浅。在家里家外转了一圈儿。
都是年轻人,肯定都不喜欢旱厕。陈林家的厕所很宽敞,都快半间屋了,什么洗澡的地方,洗衣服、洗脸的、上厕所的地方,宽敞的很。
他不知道是建在家中原本的房间里。还是说现在家旁边挨着一堵墙。
“那就要看哪里挖池子比较好了,排水排粪的池子。挖在你家坎子下。从哪里挖沟埋管子?比较方便就建在哪儿。
于是陈林建议她把厕所建在厨房后面,也可以建在楼梯间。
最后决定建在楼梯间,这样只需要加一面墙和一扇门,抬地面装蹲便,外加贴瓷砖,也可以接个水管。
文浅要的很简单,就是一个有瓷砖的蹲坑,没有淋浴暖风洗手台,安个灯和水龙头就好。
陈林谈好工钱,约定每天中午供一顿饭,于是事情就敲定了,第二天他就来砌墙。
文浅在网上买了一款很便宜的塑料折叠推拉门,免打孔的那种,到时候可以自己安装,还可以拆下来带走。
第二天陈林一上午就把墙砌好。
文浅中午给他做了三菜一汤,有鱼有肉,还拿了一罐啤酒。
陈林笑说还挺会做菜,之前以为她会请陈婶帮着做饭。
下午开始挖沟埋管子,管子沿着后阳沟往边上去,地势也是往下走,不用深挖,只要把管子盖住土不让它漏出来就行。
至于坑都不用挖,直接通到原来的厕所坑,要是文浅想拆那个厕所可以自己拆,之后在上面盖两块水泥板就行。
第二天填地面,安装蹲便器,测试倒水,贴墙上瓷砖。
第三天贴地面瓷砖,收尾。
速度很快,文浅很快就拥有了一个简易的在家的蹲坑,至于那个外面的旱厕,文浅暂时还没有拆它的时间,往后排排吧。
弄好这一切之后,文浅过了两天就开始在这里上厕所和洗澡了,终于舒适度提高了一丢丢。
陈婶儿到她家看热闹,说她家早这样搞方便多了。
中午文浅做饭,也请了陈婶家两个人来吃饭,陈婶有些推辞,文浅就说请陈叔作陪和陈林喝酒。
陈婶儿想想也是,于是两人中午就来了,她还帮着文浅切菜烧火。
第28章 分享生活
看着天气一直炎热但是没有下雨,最高气温从原来的三十八上升到了四十一。
饭桌上陈林和陈叔聊天的时候也提到了,那最近天气不怎么好,老天爷不下雨,农民不好活。
他们只能一卷电线,几卷水管,去河边打水,有时候半夜还要去打水。
因为夫妻两人都在家所以家里的水稻多种了一点。
不过看今年的样子,收成好不到哪里去。
婶儿也说这个夏天很热,可能冬天会很冷。
她嘴里说出来关于时间和节气的一些谚语让文浅想到了自己的奶奶。
文浅小时候听爷爷奶奶说过关于节气三伏和三九的一些规律。
文浅问她:“天气冷的话婶子会在家烧炭吗?”
陈叔回答:“当然要烧了,冬天暖和我们就少烧一点,冬天要是冷我们就多烧一点还可以拿出去卖,冷的时候价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