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自己小时候也想管爷爷奶奶叫爸爸妈妈的,只不过犹豫了很久,最后只用很小的声音叫过。
现在想想,可能当初以为已经睡着的爷爷奶奶,其实是听到了吧。
改叫妈妈之后小孩就很开心,似乎之前的低落都消散了。
在安安还小的时候,文浅就给她讲过女娲造人的故事,人类就是她甩出来的泥点子。
所以造的人多了,难免会出状况,比如自己是五个手指头,小孩是六个。
她早在孩子提出疑问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解释,所以孩子并没有因为自己和别人的不同而害怕或者自卑。
如今关于妈妈的问题,小孩子自己解决了,文浅也就没有多做解释。
既然她想叫妈妈,那就叫呗。
在家叫还不算,小孩还会在遇到邻居的时候故意大声喊文浅妈妈。
因为邻居们都听过孩子刚学会说话时是喊文浅奶奶的,这个时候改称呼,他们还以为是文浅改主意了。
他们询问文浅时,她只能笑着指着孩子说:“她问能不能改,就改了呗。”
原来是小孩想叫妈妈,邻居反应过来,心想谁说小孩不懂事的,小孩子也是知道点什么的
三岁小孩确实知道不少东西,已经知道兔子不是家人,并且知道兔子怎样做才好吃了。
她还会在妈妈做菜的时候帮忙烧火,也会提醒妈妈做菜要放盐。
在文浅腰酸背痛的时候帮忙捶背按腰,还会给妈妈拿东西倒水,即使出去干农活,她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在一旁帮忙。
那样子别提更多可爱了。
小孩子很忙,每天要管的事情可多了,门关好没有,兔子喂了没有,总之要操心很多事情。
文浅看着对方从一个小婴儿长到可以在院子里跑跳的三岁小孩,感叹时间过得真快。
第200章 生活落地
文浅五十岁的时候,小孩四岁,现在只要文浅出门不方便带她,她都能好好在家等大人回来。
这个年龄刚好是个整数,文浅人生中有一半的时间拥有这空间,也就注定了自己有一个秘密不能和任何人分享。
比如现在的小孩子,四岁已经知道很多事,之后长大也会记住现在的事情,所以文浅在她面前就会收着点。
比如自己抓到大一点的猎物,就会在离家近的地方用架子拖回来,年纪大了她尽量不扛重物。
凭空出现东西的习惯也在小孩年龄增长的过程中之间改正,现在文浅是背着小孩拿出来的。
文浅在房屋后面又建了几间小屋子,都是用来储存的,里面有自己烧好的坛坛罐罐。
有一间专门熏肉挂肉的屋子,文浅将自己这两三年猎到的动物都清理出来,还有自己捕到的鱼。
天气冷就用盐腌上,挂成腊肉腊鱼,如果气温没那么低,那就加盐挂在这个小屋子里,底下用松枝烟熏。
这个屋子是黑洞洞的,因为经常会烟熏各种肉,头顶挂的都是,进去的时候头上要戴帽子,不然还会滴油。
还有专门储存其他粮食的小屋,都是用缸加上石板和瓷砖压着的,这样不会被老鼠吃掉,里面也会放驱虫的东西让粮食保存时间更长。
这样小孩子就知道自己家平时吃的香肠熏肉还有粮食都是哪里来的。
当然还有很多出自于文浅空间里的东西,她悄无声息放进小孩子的饮食中对方也不知道。
冬天过冬的白菜什么的,文浅也放了一部分在地窖里,这个地窖开始真正派上用场。
其他东西她都在家里放了一些,免得到时候自己无中生有,让小孩觉得奇怪。
这样一来需要注意保质期和存放方式的东西就多了,文浅觉得很费时间和精力,但是没办法,正常情况下就是该这样的。
一些食物在冬天和夏天的保存时间,现在也没有冰箱,如果变质也不能再吃,吃坏身体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候就很不明智了。
书如果不晒会被虫蛀老鼠咬,木箱里的东西也要定期检查,不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老鼠咬了。
特别是小屋里的东西,因为她不常去,所以更要好好保存。
在屋子附近的空地上钉两根木头,顶上放上箱子,盖上防水的东西。
木头离地面一米多高的部分涂上油脂,这样老鼠虫子都爬不上去,冬天浇上水冻成冰也可以。
老鼠的牙齿是很厉害的,一切东西它都尝试着啃咬,所以文浅想要逮只猫回来养着捉老鼠,可惜现在没有养猫的人家,也逮不到小猫。
文浅虽然有老鼠药和自制的粘鼠板,还有抓老鼠的笼子,那也只针对于刚开始没有见过世面的笨老鼠。
到后面的老鼠就开始变狡猾,看见都绕道走,根本不碰陷阱,偶尔来一个没经验的才会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