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打猎可以去远处,不用担心天太晚回不来,直接可以在小屋里休息。
第二个地点她确认在一个向阳的坡上,刚好那里只有一些不成材的矮树。
于是文浅就花了些时间清理,一天是肯定弄不完的,所以她当天返回第一个小屋住一晚,第二天再接着去收拾。
她也不能离开太久,因为家里面还有东西需要照顾,比如屋后面一直养着的兔子。
她在外面待了三天回来了,刚好给兔子的粮食和水也差不多没了,回家之后立刻给它们添上新的。
之后就要去林场看看庄稼和陷阱的情况,可能正值夏季,外面的水草情况都非常好,目前还没有野猪在家附近的踪迹。
回家后,一次发酵的豆子需要用水清洗,接着放入釉缸加入盐,封好等待第二次发酵。
在这之后就需要每天不断晾晒,白天晴天需要晾晒,晚上就要用罩子罩好。
后期倒缸淋油,可以使酱豆发酵的更充分。
文浅总算明白为什么一些古法酱油能卖的这么贵了,全部纯手工费时又费力,不卖贵点怎么划得来呢?
她之前买的酱油都是几块钱一瓶的,甚至后面批发还有更加便宜的塑料大桶的。
时间步入七月,文浅也就没有再往林子深处走了,而是在家附近或者河流周边转悠。
荷花开了倒是挺好看的,不过文浅更喜欢吃莲蓬,也就多看看花没有动它。
之前自己在家等待发芽的莲藕和莲子,她后来也种在下游了。
如果在家种需要大缸,天气冷的时候说不定缸在院子里都会裂,就没有在家里养。
一声枪响,一只野鸡掉进草丛里,文浅这时候想如果自己有一条猎狗就好了。
这样自己就不用在草丛中找来找去了,毕竟这个天气蛇也很喜欢出来。
天气太热,肉类很快就会变质。如果没有空间,她就需要早点回去洗剥干净,然后加盐快速用烟熏干。
现在只要确认猎物死亡,她就可以立刻塞进空间,因此夏季捕猎的肉她都在处理好之后,趁着新鲜放进空间。
烟熏肉和腊肉吃太多也不好,文浅的空间里存了不少新鲜肉。
夏季的时候,文浅就把米饭换成了手擀面是或者粥,再搭配上开胃的菜。
天气太热,她就喜欢喝些汤汤水水,不想吃干饭。
和面的陶盆儿是从妮莎家换的,他们做了不少碗盆儿还有罐子。
大金和文浅都换了一些走,这些容器拿来装各种东西都非常好,而且很耐用,这些容器上面还上了一层简单的釉。
天气稍微热的时候,文浅少有的开始在房间里放一个小盆儿,里面装点雪或者冰块儿来降温。
说起来也好笑,她每年都会囤积冰块和雪块,却还是第一次拿它们来消暑。
可算是派上用场了,前几年她甚至都还用不上。
今年夏天的温度比去年最高温高出一点点,温暖天数也增多,可能过不了几年就能恢复火山爆发之前的水平了。
现在的南方的粮食种植已经可以一年两季了,之前的抗寒耐寒品种现在已经可以往北传递了。
南方现在用的就是火山冬天之前的品种,看起来他们这边的气候已经恢复了。
现在的南方地区人口密度比其他地方大,城市及其附近的乡镇治安都还不错。
中部的区域人就比较少,多数是小乡村,也有小城,不过人数不多。
人口最少的应该就是高原和北方,那里也是南方地区的人们称之为的法外之地的地方。
一些在南方被悬赏通缉的人,就会往这两个地方逃跑。
不过好在能在法外之地生活的人们,也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白白受欺负的,基本上人人家里都有枪。
那些以为自己离开了南方就能逃避追捕和惩罚的人,有一些就是死在了北方猎人和农夫的枪下。
某种程度来说,也算另一种审判了。
第165章 葡萄
文浅的酱油做好了,即将完成高温加热、杀菌消毒的最后一个环节,一切就都大功告成了。
之后她就可以把酱油全部分装好,放在空间储存。
在这之后北方森林开始下雨,文浅雨停时不是在林场巡视自己的庄稼,就是在河边抓鱼。
另外两个邻居也基本上没办法打猎,于是不约而同的在河边网鱼,河水虽然上涨了一些却还称不上洪水。
北方森林目前下的雨只是一直持续不断的小雨,而此时的南方则出现了暴雨。
南方暴雨就容易出现洪灾,洪灾过后就容易发生瘟疫,好在这么多年了,人们也知道该如何消杀。
文浅把院子里的烤炉用塑料布盖住,不然上面的泥会随着雨水流的到处都是。